】 【打 印】 
疫情衝擊下全球化的嬗變與堅持
http://www.CRNTT.com   2020-07-30 08:00:20


疫情暴發以來,要素自由流動的全球化陷入困境。
  中評社北京7月30日電/新冠肺炎疫情成為嚴重的全球危機,幾乎所有國家都受到衝擊。這次疫情產生了深遠、全面並具有世紀性意義的影響,世界既有的發展跡象或加快或出現轉折,新的征象也會迅速顯現,成為百年大變局中具有標杆意義的變化。

  光明日報發表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傅夢孜文章表示,疫情暴發以來,要素自由流動的全球化陷入困境。全球化優化了各國資源配置,深化了國際分工,提升了人類福利,促進了各國經濟發展。但非議全球化的聲音也一直沒有停息,近年來去全球化、逆全球化甚至反全球化的聲浪突起。這次疫情暴露出全球化的脆弱性,使一些人站到對全球化疑慮、仿徨甚至反對的一邊。全球化面臨節奏的調整與形式的嬗變。

  首先,全球產業鏈的調整難以避免。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停工、物流受阻突然造成產業鏈的斷裂,漫長的產業鏈使處於鏈條沿線的國家或企業因為一個零部件生產環節的斷供出現整體停擺局面。未來,盡量縮短產業鏈或使產業鏈圍繞國家周邊地區進行就近配置的現象勢必顯現出來。

  其次,部分企業向本土回歸。疫情暴露了很多國家產業製造體系的短板,不只限於醫療領域。本屆美國政府實際上一直在鼓勵美國海外企業回歸,以振興實體經濟,擺脫過度對外依賴,也有不言而喻的“去中國化”考慮。新冠肺炎疫情後,部分國家鼓勵企業回歸的政策力度會加大。一些國家在發展高新產業的同時,也會同步鼓勵重建或振興醫療等關係民生健康的低端、低利潤企業,從而保證所謂的“經濟主權”或“製造業獨立”。

  再次,全球主義讓位於區域主義。出於經濟之外的政治、安全因素考慮,在一個威脅多元、利益不一、規則分歧突出的世界,追求大一統可能不再是主要大國的優先目標,雖然圍繞利益、規則的博弈不會停息。美國從其維護霸權的戰略目標出發,為減少對其主要戰略競爭對手在經濟、金融上的依賴,會加大實施脫鈎或半脫鈎的政策力度,並帶動組成所謂以價值觀為導向的經濟夥伴體系。而中國等新興國家將繼續堅定推動全球化。在區域層面,區域合作會更加受到重視。新冠肺炎疫情後,各大國會加大區域內政策優惠,各方會加大對本區域的投入,區域合作將呈現深化發展勢頭。

  文章認為,新冠肺炎疫情之後,全球化將出現變軌。冷戰結束後,各國幾乎無一例外地捲入到全球競爭與合作大潮之中,都在搶抓全球化帶來的機遇。但在未來,對全球化的參與,各國會更加重視捲入的步調與方式的選擇,更加平衡社會與市場,更加強調競爭公平,更需要面對公私企業並重。

  一是社會與市場協調。需要揚棄市場過度的逐利性,兼容社會發展的平衡,兼顧多數人對基本生活維繫的訴求,並形成相應的政策配套。

  二是競爭公平。在未來全球化發展浪潮中,競爭需要有更加寬容、更為公平的環境。發達國家將更多訴求公平貿易,不再願意為發展中國家讓利,不願意接受發展中國家的過度安排。但這實際上是一種不平等的所謂公平,具有自私本性。發展中國家會更強調規則的公平,強調對不平等國際經濟規則的糾偏。特別是一些新興經濟體會依據實力的成長,增大對規則重塑的影響力,以尋求建立稍稍有利的競爭規則。規則重構若要形成新的全球共識,需要發達國家表現出更大的寬容心態,否則只能是拆分現有制度框架,或者另起爐灶、分道揚鑣,這將是一個長期的博弈過程。

  三是正常對待公私企業。西方國家總認為國有企業享受政府政策、稅收和採購等便利,西方私營企業難以匹敵,在競爭中處於劣勢,因而不時出台政策來打壓、限制競爭對手公營企業的投資。中國鼓勵民營企業的發展,但不可能放棄公營企業,正如美西方儘管有不少公營企業,也不會放棄私營企業一樣。這些企業都是世界經濟的微觀形態構成,需要世人正視現實,正常對待,差別對待甚至歧視、打壓就無法重構未來世界經濟和貿易規則,無助於提升全球企業水平。新冠肺炎疫情後,包括醫療等公營企業在很多國家會受到鼓勵和支持。

  文章指出,疫情後時代,全球化步伐不會停息。世界總體發展史觀認為,從封閉走向開放,從隔絕走向聯繫,為人類所向往,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軌跡。新冠肺炎疫情後,全球化會有所調整,但永久性地改變不可能。人們可能因疫情一時退回一隅,但不可能永遠處於孤立、隔絕的狀態。氣候變化等種種全球性巨型挑戰,需要全球共同應對。人工智能、萬物互聯、雲接觸、互聯網金融以及全球遠程同步視頻技術的發展等,都會擴展並深化人類交往的範圍與空間。這或將成為未來全球化更新的契機。

  中國是全球第一製造大國和第一貿易大國,中國的發展與世界密不可分。率先走出疫情防控艱難困境的中國,加快了復工復產的節奏,對全球數十個國家的醫療物資援助與醫護人員的支持,彰顯了一個大國的擔當,為世界其他地方抗疫提供了巨大的希望與支持。中國因疫情面臨的困難依然突出,對全球化因疫情遭遇的衝擊心中有數,護鏈、補鏈與建鏈的任務十分艱巨,非一時可以完成。在努力暢通國內社會、產業和商業循環的同時,中國也正在與國際社會展開深入的抗疫情、保經濟的合作。“一帶一路”建設合作的內涵也會因疫情而深化和擴大,成為中國構建全球與區域產業鏈的重要抓手。國際社會普遍期望中國成為“拯救全球化的主角”,中國的作為將為一個健康、安全、和諧有序的全球化增添全新的動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