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要看機構調研的頻率,以此來決定是否值得投資。“一般而言,與普通投資者相比,機構具有更強的調研能力與資金實力。如果近期多家機構密集調研一家企業,這預示著該企業業績或有較大改變。因為上市公司接待調研均有記錄,投資者可以在財經數據端查看,掌握此類技巧能大大提升投資者調研水平。”張強說。
第三,關注企業本身業績數據,如中報中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等。業內人士建議,投資者應盡量抓住第二波行情。其實,越早布局難度越大,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能比機構更早布局企業往往不現實。對於業績超預期的企業而言,股價往往會有第二波行情,剛開始先知先覺的資金先進場,推升股價上行,將原來的套牢籌碼解套。在這個換手過程中,股價會縮量回調,當成交量縮到一定程度後,普通投資者的機會就來了——這需要投資者密切關注企業。
“建議關注中報中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公司業績的增速情況。企業的核心價值在於可持續經營的獲利能力。對很多公司來說,每年的投資收益、政府補助或其他非經常性經濟活動造成的盈利變化往往不具有持續性。而關注扣非後業績的環比、同比以及與行業內對標公司的變化情況十分重要。”張永冀說。
總之,上述三者結合,提前布局中報獲利的概率將大大提升。而看似簡單的3個環節,需要相應專業能力,對於投資者而言,付出更多精力才能得到更多信息。因此,盡量讓自己向“先知先覺者”靠近。
知曉風險避免“踩雷”
面對中報業績公告數量升溫,投資者需要注意哪些風險?如何避免踩雷?
首先,要能分辨業績的提升是一次性還是可持續的。對未來開展預期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在看見機會的同時也要考慮到風險,對可持續的業績提升可給予更高預期。“而一次性的業績改善需要小心,比如出售自有資產來獲取短期利潤,此時企業業績即便超預期,也難以支撐股價持續上漲。投資者不要看到業績同步大幅增長就認為是機會,有時風險遠大於機會,驗證業績質量的主要指標要看扣非後利潤變化情況。”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李銳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