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鐵路貨運“加速度”傳遞經濟動能恢復積極信號
http://www.CRNTT.com   2020-07-26 10:36:06


(圖片來源:搜狐網)
  中評社北京7月26日電/據人民網報道,“高鐵建樞紐、普鐵成網絡、客運通四方、貨運連江海。”5年前,當南通市鐵路辦主任薛祖健提出新的南通交通構想時,不少人覺得他在做夢。

  如今,薛祖健的構想一步步成為現實。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和滬蘇通鐵路開通運營後,火車和汽車可由南通出發,跨橋過江,途經張家港、常熟、太倉,直達上海。大橋有了,鐵路通了,長三角地區沿海公路、鐵路“任督二脈”打通了。

  今年上半年,鐵路貨運持續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國家鐵路日均裝車15.26萬車,同比增長3.4%;單日裝車、卸車最高達到170867車、183971車,聯袂刷新歷史紀錄。

  被稱為宏觀經濟尤其是實體經濟運行“晴雨表”的貨物發送量累計完成16.93億噸,同比增長3.6%,其中6月份日均貨物發送量更是突破了1000萬噸,創今年以來每月日均貨物發送量新高。

  “一路飄紅的指標向世界釋放出中國經濟動能恢復的積極信號。”業內專家指出,鐵路項目投資規模大、產業鏈長、帶動力強,鐵路及時復工復產為多個產業鏈帶來生機,鐵路建設在“六穩”“六保”中的“火車頭”作用正在顯現。

  穩投資再創新紀錄

  鐵路建設交上亮麗年中答卷

  7月1日,復興號從長江入海口的“鋼鐵彩虹”上疾馳而過,我國自主設計建造、世界上首座主跨為千米級的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與滬蘇通鐵路同步開通運營,一橋、一路共同向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獻禮。

  千里之外,雄安站、北京朝陽站塔吊林立、機器轟鳴,數千名施工人員將“精心、精細、精致、精品”要求落實到車站建設和裝修的每一個細節之中,新時代精品客站躍然成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