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統籌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
http://www.CRNTT.com   2020-07-24 07:59:22


  中評社北京7月24日電/產業體系是經濟體系的子系統和重要根基。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強調,要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工程,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這是黨中央根據國際國內形勢變化作出的重要部署。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盛朝迅文章認為,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必須系統謀劃,統籌推進。要抓住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調整的戰略窗口期,加強頂層設計,夯實製造強國的根基和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底盤,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安全性和競爭力。

  文章提出,第一,突出分工協作,形成定位清晰、高效協同的產學研創新體系。

  當前,中國技術創新體系存在基礎研究能力薄弱、關鍵共性技術缺位和系統集成能力減弱等問題,必須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重塑專業化分工基礎上的產學研合作新體系。

  一是加大基礎研究投入。要推動政府研發投入聚焦基礎研究領域,引導社會資金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力爭將基礎研究占研發投入比重從目前的5.5%左右提升至2025年的10%。二是調整現有創新主體的定位。可考慮按照專業化原則對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等進行重組,強化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分工,明確高校(基礎研究)、科研機構(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和企業(應用技術開發)等各類創新主體在創新鏈不同環節的功能定位,建立定位清晰、分工明確、協同有力的現代創新體系。三是支持設立一批機制靈活的新型研發機構。支持龍頭企業聯合高校、研究院所、金融機構以及產業鏈上下游,在關鍵優勢領域建設類似鵬城實驗室、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等新型創新平台,重點解決跨行業、跨領域的關鍵共性技術問題,填補基礎研究和產業化技術創新之間的鴻溝,從全產業鏈角度梳理產品和技術的痛點,促進全產業鏈協同創新和產業鏈創新鏈融通創新。

  第二,突出融合共生,形成大中小企業上下游協同創新的產業生態。

  圍繞“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完善產業生態,強化科技、人才等要素支撐,支持上下游企業加強產業協同和技術合作攻關,構建融合共生、互動發展的協同機制,增強產業鏈韌性,提升產業鏈水平。

  一是支持大中小企業上下游協作。鼓勵採取研發眾包、“互聯網+平台”、大企業內部創業和構建企業生態圈等模式,促進大中小企業之間的業務協作、資源共享和系統集成,充分發揮大企業的主導作用、小企業的專業化優勢和發展活力,通過大中小企業協同、上下游協作聯動,形成良好的產業鏈互動合作機制。二是促進自主創新產品市場應用。制定鼓勵自主創新產品應用的一攬子政策,依托“新基建”等重大工程,構建產品技術支撐體系及應用場景,培育和完善自主可控的產業生態。三是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產業聯盟等中介組織“織網人”作用。支持行業協會等加強自身能力建設,推進資源統籌和整合,建立完善信息交流、人才培訓、共性技術研發合作、標準制定和行業秩序規範平台,做好產業組織協調和宣傳引導等方面的支撐服務,密切產業鏈上下游關係,更好支持產業基礎能力提升。

  第三,突出專精特新,培育專注基礎能力提升的企業群體。

  企業是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的重要載體。要圍繞關鍵基礎材料、基礎裝備和核心零部件、基礎工業軟件、基礎技術和工藝等基礎能力,鑄造聚焦基礎產品和技術研發生產的企業群體。

  一是大力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際經驗表明,產業基礎能力大多掌握在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手中。相比發達國家而言,中國這類企業數量並不多,應加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力度,以提升基礎產品、關鍵基礎材料、核心零部件研發製造能力和基礎軟件研發、先進基礎工藝和尖端設計能力為目標,給予企業長周期持續穩定的支持,提升企業競爭力,爭取打造一批“百年老店”。二是強化國企在產業基礎能力提升中的責任。健全中央企業考核評價體系,建議把產業基礎領域研發投入、產業基礎能力提升和產業生態培育作為考核國企的重要指標,強化國企在承擔國家重大和長遠戰略中的責任,在若干重大國家安全領域實施“備胎”計劃,打造一批產業基礎能力堅實的國家隊。三是培育壯大產業鏈主導企業。搶抓機會窗口期,加快推進重點產業鏈和龍頭企業復工達產,強化技術攻關、夯實基礎能力、拓展市場空間,努力在新一代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等事關未來科技產業競爭制高點領域,培育壯大一批產業生態中具有重要影響力和主導作用的龍頭企業。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