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讓社會資本更好參與民生建設
http://www.CRNTT.com   2020-07-12 07:56:56


  中評社北京7月12日電/前不久,深圳市與中國平安保險集團公司簽署公共住房投資建設運營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未來15年內,中國平安將持續投入資金參與深圳公共住房建設。該協議的“可複制性”是一大亮點——其他市場主體可參照該協議參與深圳市公共住房項目建設,目的是通過社會力量參與、市場化運作,為居民提供更多高品質、以長期租賃為主的公共住房。

  人民日報發表記者屈信明評論文章表示,近年來,在全國不少地方,公共租賃住房建設、老舊小區改造、農村危房改造等項目扎實推進,幫助越來越多的家庭圓了安居夢。不僅如此,在健康、養老、教育、生態等方面,一批批惠民工程項目加快建設,為千家萬戶帶來更多實惠。

  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對各類民生事項的資金投入要保持一定力度。一方面,政府要發揮主導作用,將更多財力用於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逐步解決人民群眾在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方面的“貴”和“難”的問題。與此同時,要建立和完善社會資本參與機制,積極拓展資金籌措的來源和方式,把那些適合市場、社會提供的公共服務,交給各類市場機構主體,通過市場化競爭激勵機制,豐富公共產品供給,提高公共服務效率。

  文章認為,引導社會資本更積極地參與民生建設,要不斷改善營商環境。比如,進一步推動民生建設領域對社會資本的開放,在項目投融資和稅費政策等方面給予各類市場主體公平待遇;民生工程耗時長、收益慢,要保障投資方的合法權益;目前在醫療、養老等領域,公共服務越來越呈現出“基本+補充”的多層產品打包形態,要完善付費機制和產品標準,提高信息公開力度,明確各方責任和利益邊界……總之,就是通過制度建設,讓投資者更有信心、有幹勁兒。

  更好地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民生建設,還應不斷創新營運模式,讓一些民生建設項目在發揮良好社會效益的同時,能兼具一定經濟效益,實現項目的商業可持續,增強社會投資方的參與意願。例如,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可基於小區實際情況,合理進行商業開發——那些具有歷史底蘊的老街舊巷,可在保留、修繕古建築的基礎上,打造觀光、民宿等文旅熱點,並通過轉讓經營權等方式,為社會資本提供盈利空間;普通小區也可引入超市、醫養、托幼機構等,既讓小區居民生活更方便、舒適,也能讓社會投資方獲得一定的租金等收入,實現多方共贏。

  將社會資本引入民生項目,必須保證百姓享有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性價比”優先得到提升,確保項目建設能切實增進民生福祉。這就要求相關項目的設計、規劃,首先要問需於民,找准百姓生活的需求,而不能將資本的“增長點”“贏利點”置於首位考慮。實踐證明,那些補短板、惠民生成效顯著的建設項目,能有效提高百姓保障和收入水平、改善消費預期,可以為社會資本帶來顯著收益,激發社會資本參與民生建設的內生動力。

  民生建設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用好社會資本,還大有文章可做。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