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富權:蔡政府親美抗中策略的虛實與前景
http://www.CRNTT.com   2020-07-09 09:33:48


 
  而親綠的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蘇紫雲也分析稱,美軍落實《國防授權法》的要求,強化台灣“不對稱戰力”,特戰就是其中重要一環;而美軍公布相關畫面是在向大陸傳遞清晰的戰略信號,即“不要誤判情勢令共軍採取軍事冒險行動”。親藍的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黃介正則指出,美軍的作為當然也是希望台灣進一步鞏固“親美聯美”的政策方向,“簡單地說,美國此舉將台灣綁得更緊,也加深兩岸的戰略互疑”。

  美軍此舉,除了是要將台美之間的軍事活動公開化、政治化之外,其實也是在為踩踏中美建交三原則試探“水溫”,為重新與台灣當局締結軍事同盟,及恢復在台灣地區駐軍,釋放及製造輿論。 

  文章說,在中美建交談判中,雙方爭論得最激烈的,就是鄧小平提出的“廢約、撤軍、斷交三原則”。美方開始時不願接受,其後兩國在絕對保密狀態下通過多種渠道進行了艱苦卓絕的討價還價。經過曲折複雜的鬥爭,美方最後終於接受了中國有關台灣問題的“斷交、撤軍、廢約”三原則;作為交換條件,中國不再提“解放台灣”的口號而改稱“統一祖國”,並同意《美台共同防禦條約》不立即廢除,而是在一九七九年末該條約法律生效期滿時自然終止,所以建交公報中用了“終止”而不是“廢除”字樣。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美國宣布斷絕同台灣當局的所謂“外交關係”,並於年內撤走駐台美軍,終止《美台共同防禦條約》,亦即“斷交、廢約、撤軍”。

  因此,美軍特種部隊現身台灣與台軍聯合訓練,顯然違背了中美建交時美方所做的美台“斷交,廢約,撤軍”的承諾。其實,美軍“不忿”這三原則中的“斷交、廢約”兩原則,已經採用各種手法展現。包括每年向國會提交的“年度國防法案”中有關台灣的部分內容,最近更是提出單項的《台灣國防法案》,要求美國國防部確保美軍有阻止中國“侵略台灣”的能力,避免中方透過武力奪取台灣的控制權,造成“既成事實”,法案並要求美國國防部長定期向美國國會提交報告,以確保美國有能力履行《台灣關係法》所規定的義務,就等於是“單方結盟”。而美國軍用運輸機借口機件故障在台灣軍用機場降落,及公開提出要派出軍艦到高雄左營軍港訪問,近日更是放聲,美軍將來要在台灣駐軍五萬人,並建設至少三個軍事基地,就是要推翻“撤軍”原則。

   而在推翻與台灣當局“斷交”的原則方面,由於這並非是美國軍方的權力範疇,因而軍方沒有涉及這個議題。具有權力的美國白宮和國務院也倒是較為謹慎,蔡英文就職時,美國國務卿並沒有親自到台北祝賀,特朗普也沒親自打電話給蔡英文,就顯示美國方面雖然要利用台灣來牽制中國,但尚未有愚蠢到要與台灣當局“建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