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GDP“擠水分”:壓力越大,越要摸清“家底”
http://www.CRNTT.com   2020-07-08 07:55:15


  中評社北京7月8日電/2019年,安徽銅陵的GDP總量在安徽省16個地市中排名第14,GDP增速全省倒數。日前,銅陵市長在接受媒體專訪時首度回應了銅陵核減經濟指標(俗稱“擠水分”)等問題。

  光明日報發表媒體評論員朱昌俊文章稱,經過2019年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修訂後的銅陵2018年GDP差不多減少了兩成;而2019年當地再次“擠水分”,全年GDP下降1.7%。連續兩年的調整,導致銅陵在全省的GDP總量和增速排名均出現了較大程度下滑,這一現象也引發了外界關注。今年以來,當地的“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活動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展開。

  文章指出,“無論是保住就業民生、實現脫貧目標,還是防範化解風險,都要有經濟增長支撐”,保持一定的經濟發展增速毫無疑問是必要的。但是,因地制宜適當“擠掉”經濟中的“水分”,同樣很重要。銅陵的選擇,在近幾年的經濟發展環境下,其實並不是個例,它是對新的發展導向和發展形勢的順應。

  比如,2018年遼寧、內蒙古等省區市多地都主動對GDP“擠水分”。核減以後,一些地方GDP數據發生較大變化,甚至影響到在全國排名。這在過往是少見的,也是需要勇氣的。但“擠水分”不是為了擠而擠,一方面要改變核算方式、統計口徑乃至人為干預等因素所造成的GDP“虛胖”,讓經濟數據變得更真實;另一方面要借“擠水分”來為高質量發展騰出空間,並明確新的發展導向,敦促地方和部門告別“唯GDP”發展模式。

  事實上,這也是中央政府的要求。不管是實施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改革、開展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還是調整優化地方和官員政績考核方式,都是為了摸清經濟“家底”,建立更科學的發展導向。既避免不實經濟數據誤導決策,也遏制地方為了追求GDP增速而“不惜代價”的短視傾向。說到底,這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配套保障。

  文章強調,尤其是在今年全球疫情肆虐的大背景下,注重經濟數據的真實性更有必要。一方面,要以更大力度防範在新的發展壓力下,個別地方為了追求政績,在數字上動歪腦筋的行為;另一方面,經濟發展壓力越大,政府決策對經濟數據真實度的要求就越高。因為唯有看清現狀,才能對症施策,盡可能確保決策的科學性和精准性。

  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並沒有提出具體的GDP發展目標,這除了考慮到“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不確定性很大”,也是為配合集中精力抓好“六穩”“六保”。這種導向在地方層面,顯然應該得到充分的貫徹和落實,也必然要求地方樹立新的政績觀。

  比如,一個地方調整產業結構,布局新興產業,其經濟效益不一定馬上見效,這很可能影響眼前的GDP增速,但卻關係到地方長遠發展。如果還是只注重GDP增速,顯然就不利於科學處理好眼前發展和長遠發展的關係。這也意味著,官員一定要有正確的政績觀。

  疫情影響之下,地方經濟發展遭遇更大的不確定性,包括財政壓力上升,這都是事實。在這樣的形勢下堅持“擠水分”,也難免有更多顧慮。但從另一個角度看,越是在困難時刻,“虛胖”帶來的風險就越大。而今年GDP不設目標,也在客觀上給了地方更大的轉圜空間。綜合這些現實背景,繼續堅持擠掉經濟中的泡沫,平衡好“存量和增量”“老的結構和新的結構”的關係,其實正是挺過困難時期並最終邁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條務實路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