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積極財政助力經濟社會形勢持續恢復
http://www.CRNTT.com   2020-07-05 08:11:45


  中評社北京7月5日電/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提出“新增1萬億元赤字,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部分特別國債已於近期成功發行,在全球疫情持續蔓延、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受到較大衝擊的背景下,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將有利於對衝疫情影響,確保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確保社會穩定。

  光明日報發表恒大研究院原首席宏觀研究員羅志恒文章分析,當前的經濟社會形勢要求更加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一是疫情對經濟社會產生較大負面影響,需要更加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對衝總需求不足的局面。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為1992年GDP實施季度核算以來的最低值,受損程度超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隨著復工復產持續推進,當前經濟在持續恢復,但需求端仍未完全恢復。5月全球製造業PMI指數為42.4%,為2009年有數據以來的低點,反映全球貿易活動低迷。受益於中國疫情防控趨勢向好,供需兩端持續回暖,6月中國製造業PMI為50.6%,環比回升0.3個百分點,經濟復甦態勢整體向好,經濟景氣整體改善,但小微企業、就業等方面仍然存在較大壓力。

  二是減輕市場微觀主體負擔,保企業和就業尤其對中小企業和中低收入人群的救助,是當前的核心要務,需要更加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5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3.7%,降幅比4月份擴大0.6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4%,反映出總需求仍然不足。

  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需要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予以支持。2019年已經為決勝脫貧攻堅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2020年受疫情影響,一季度居民收入增速下行,不利於脫貧攻堅,財政政策必須加大對該部分的投入。

  四是全國財政形勢仍處於緊平衡狀態,地方財政形勢尤其緊張,財政政策有必要更加積極有為,擴大赤字和債務規模,發揮財政作為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作用。1-5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13.6%,中央、地方收入分別同比下降17%、10.4%,主要稅種和主要行業的稅收收入出現負增長。1-4月,受疫情衝擊影響,住宿餐飲、交通運輸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稅收收入分別下降46.8%、29.8%、28.2%。同時地方財政收入壓力也較大。

  在此種形勢下,財政政策要發揮擴大總需求、救助紓困、優化產業升級的作用,貨幣政策主要是緩解市場主體的流動性緊張和配合財政發債。財政政策實施上宜減稅降費與增加支出並重,尤其是側重增加支出。減稅降費能夠發揮一定作用,減輕市場主體的負擔,但在企業訂單不足和面臨虧損壓力的環境下,應更側重增加政府投資和公共消費。

  文章指出,事實上,全國人大審議通過的2020年預算報告的特點是規模上的積極有為和支出方向的提質增效,收入端大規模減稅降費、多渠道籌措資金,支出端大力度對衝經濟社會風險,真正發揮了財政政策的主導作用。從當前實施的效果看,一季度、4月、5月經濟邊際向好。1-5月財政支出增速為-2.9%,高於收入增速10.7個百分點;支出結構方面,明顯側重社保、就業與衛生健康支出,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衛生健康支出同比分別增長5.8%和7.5%。

  規模上,財政積極有為。赤字率首次突破3%。今年確定的財政赤字率為3.6%以上,財政赤字規模比去年增加1萬億元,同時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可以有效對衝疫情對減稅增支的影響。需要指出的是,這僅涵蓋政府的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際的財政刺激規模和積極程度還需要考慮抗疫特別國債以及納入政府性基金預算的專項債。按此口徑,包括赤字、專項債和抗疫特別國債的總規模高達8.51萬億元,占GDP的比重高達8.2%。

  支出方向上,財政提質增效,支出結構改善。一是繼續優化政府與市場關係,政府過緊日子,節用裕民,讓利於居民和企業。2020減稅降費規模將再創歷史新高,預計達到2.5萬億元,高於2018和2019年的1.3萬億元和2.3萬億元,確保市場主體穩定。二是財政支出結構改善,尤其側重民生、補短板領域。三是全面落實“六保”和脫貧攻堅任務。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