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銀行讓利1.5萬億”,“保市場主體”需金融托舉
http://www.CRNTT.com   2020-06-21 08:47:18


  中評社北京6月21日電/這兩天,“銀行給實體經濟讓利1.5萬億”的話題,引發關注。據報道,6月17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進一步通過引導貸款利率和債券利率下行等政策,推動金融系統全年向各類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6月18日,央行迅速調降14天逆回購利率20個基點,至2.35%,預計央行將通過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通過引導MLF等,以有效減輕實體經濟負擔。

  新京報發表社論表示,讓利1.5萬億,絕非小事。要知道,2019年全年上市銀行企業利潤只有1.7萬億。但這無疑也是有的放矢:金融似水、實體是田,澆水灌田是金融本職,水不灌田或無田可灌,都會危及金融本身。時艱之下,金融系統通過合理讓利放水養魚,與實體形成攻守聯盟共克之,不單是權宜之計,更是推動金融回歸服務本質的穩根之舉。從更宏觀層面看,此舉也是為了更好地“保市場主體”。

  自中央首次提出“六保”後,各級政府紛紛出台相關支持政策,落實“六保”任務,各大金融機構也創新業務積極配合落實保市場主體的任務。但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仍是實體經濟突圍面臨的最大難題之一。

  文章分析,推動銀行給企業合理讓利,就在於通過改進信貸機制——如將金融機構的績效考核與小微信貸投放掛鈎,信貸協作,發展小微企業基金和債市,用大數據和區塊鏈精准分析小微企業商業畫布等方式,增強對小微企業的金融供給,為其提供更有力支持,進而更好地“保市場主體”。這不僅是保就業、保民生等,同時也具有舒緩風險,穩定經濟基本盤等效果。

  所以說,合理讓利1.5萬億元,既是救人也是救己。

  一方面,合理讓利1.5萬億元不會使金融系統傷筋動骨。一季度財報顯示,上市銀行淨利潤為6000億,同比增長5%,結合2019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淨利潤2萬億,平均資本收益率10.96%,種種數據都反映出銀行系統是具有做出合理讓利的可承受能力的。

  另一方面,國內金融系統的運營還有較大提升空間。目前,淨息差依然是國內金融系統主要收入來源。尤其是其運營模式還主要以抵押擔保等為主,風險管控依然依賴於抵押擔保品管理,真正的信用貸款等相對有限。

  這導致其對企業真正風險遷移的跟蹤識別不足,中小微企業又不得不為此承擔大量相關費用。為此,推動金融系統合理讓利,有助於倒逼金融機構理順與實體企業的關係,改善其運營模式,向運營管理要效率,通過真正有效地跟蹤風險資產的演變情況服務實體,加深金融與實體的魚水關係。

  近年來各地一些城商行脫穎而出,尤其是一些以服務小微企業著稱的城商行的資產收益率在中小銀行中位居前列,就得益於這些銀行夯實金融的服務本職,真正與客戶共存共榮、相互助推。

  當然,當前實體經濟的困難,將使金融系統未來面臨較高不良資產反彈等風險,這不可避免會抬高市場風險溢價,金融系統對此必須未雨綢繆,做好風險緩釋準備。

  鑒於此,政策層面也需平衡好金融系統合理讓利與防範風險擴散間的關係,把握好合理讓利的度,既要實現經濟金融系統改善風險的目標,也要對實體經濟放水養魚,避免實體經濟風險向金融系統的單向轉移。

  文章指出,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金融系統基於利己出發合理讓利,本質上就是要真正服務於實體,實現金融與實體間的相互助推,成就彼此。只不過,合理讓利不是一刀切的救助,對於已喪失造血功能的企業,唯有加速清算止損,才能有更大的空間對質地不壞的企業讓利,助其渡過難關。

  也只有將銀行讓利好事做好,才能更好地“保市場主體”,也才能為穩經濟提供強力支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