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仝卓事件:一場直播牽出高考舞弊案
http://www.CRNTT.com   2020-06-15 14:07:05


 

  調查組辦案人員告訴記者,回顧“仝卓事件”整個過程,仝天峰和其他涉案人員違規操作能夠一路“綠燈”,監管漏洞是重要原因。教育部門和學校的這些涉案工作人員,儘管職務不高,但手中權力卻不小,這些漏洞給他們行使權力留下灰色地帶。一旦權力運行失去規範和監督,極易成為個人謀取利益的私器。

  調查組辦案人員表示,一連串幹部被查,教訓是慘痛的,必須深刻總結,圍繞授權、用權、制權等加強日常監督,強化權力制約,堅決消除權力監督真空地帶,壓減權力行使任性空間。

  多管齊下維護教育公平

  “仝卓事件”之所以受到關注,體現了人民群眾對社會公平正義的渴求。人民群眾反對什麼、痛恨什麼,我們就要堅決防範和糾正什麼。不僅要嚴厲查處敢於觸碰紅線的黨員幹部、公職人員,還要從制度上加以完善解決。

  記者了解到,這起發生在2012年的高考舞弊案暴露出的學籍管理漏洞,在2014年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全國聯網運行後,已經被有效封堵。依托該信息管理系統,教育部門和學校可以實現學籍註冊、檔案管理、轉學異動、升級畢業、成長記錄等的全過程信息化管理,既方便了學生及家長通過網絡辦理相關事項,提高管理部門和學校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時也為教育監管提供了支撐。

  北京市東城區某小學一位從教多年的教師對記者說,該信息管理系統應用後,每個學生都會在小學登記入學時,生成一個終身使用的學籍號,以字母“G”加上本人身份證號,實現一學生一檔案一學籍。北京學生的“教育ID”也與此學籍號配對綁定,升級、畢業、獎懲等情況,都會在系統中生成標記。

  這位教師還解釋,如果一個學生從外省轉入北京,通過本人的學籍號可以在信息管理系統中查到此前就學的全過程,跨省異動也會體現在系統中。系統的填報錄入、數據審核都由專人實名負責,出現問題可以責任到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