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評編譯:美國種族抗議的外溢歷史與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20-06-13 00:21:41


 
  只是紙面宣傳

  但是隨著遊行迅速成為全球性事件,美國政府就無法對遊行的意義進行宣傳控制。詹姆斯·鮑德溫(James Baldwin)和其他在巴黎的美國黑人計劃了一次請願活動,以支持遊行。他們與數百位音樂家一起,從巴黎的美國教堂步行到美國大使館,為在一周後舉行的華盛頓進軍大遊行提供簽名支持。鮑德溫隨後於8月28日,與其他二十萬人一道,參加了這場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舉行的遊行。

  就像今天的“黑人的命很重要”抗議活動一樣,華盛頓進軍遊行引發了國際響應。在荷蘭,超過1200人於美國駐阿姆斯特丹的領館遊行。在牙買加,金斯敦市市長牽頭帶領2500人遊行示威。這些行動並非都是和平性質的,例如一個小型團體在美國駐加納大使館舉行抗議活動,他們舉著標語,上面寫著“美國,非洲在注視著你”和“要求美國和南非停止種族滅絕行為”。

  美國駐埃及開羅大使館預見到會有暴力示威活動出現,使館人員決定與當地警察合作,採取預防措施,“不僅要讓示威完全處於和平範圍之內,還要使遊行的規模減少到最小程度。”約200名警察部署在了使館周圍,並最終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只有13名抗議者出現,他們穿戴著標語,寫有如“記住黑人也是美國的締造者”,“消滅3K黨”和“梅德加·埃弗斯沒有死”等字樣,指的是被謀殺的民權領袖。警方只允許兩名抗議者向大使館遞交非洲解放團體的請願書。請願書上寫著,美國種族主義“使我們充滿憤怒”,因為美國宣稱促進了自由與民主,“但這些只是紙面宣傳,不曾成真過。”

  在進軍華盛頓遊行中,馬丁·路德·金不僅發表了令人振奮的演說,他還強調了美國對黑人公民充滿歧視性的盤查,讓國家“由於種族隔離和歧視的束縛而嚴重癱瘓”。美國外宣機構試圖磨平這場進軍遊行的稜角,將其宣傳為美國擁有民主的例證。

  但現實卻不斷阻礙著美國政府為外國觀眾編織美好故事的努力。在華盛頓遊行的兩周後,阿拉巴馬州伯明翰的第十六街浸信會教堂發生炸彈爆炸事件,炸死了四個年輕的黑人女孩。國際媒體紛紛譴責這場“屠殺”,美國大使館收到了大量的請願書。尼日利亞政府領導人向遇難者家屬寄去了支票,並抗議美國黑人遭受到的“不斷增加的野蠻獸性襲擊”。爆炸事件抹殺了華盛頓遊行對世界輿論的積極影響。在喀麥隆,一位當地政府官員應邀參加了關於華盛頓進軍的電影放映活動,他諷刺地問道:“貴國也有關於教堂爆炸事件的電影,對吧?”

  1964年《民權法案》的通過,禁止了私人雇主和大學等接受聯邦資金者的種族歧視行為,這是重大進步,這一點得到外國媒體的讚揚,並受到美國之音的吹捧,以此證明美國保護非白人人民的權利,美國的民主是高於蘇聯的。然而,美國的種族主義襲擊仍在繼續,在1968年馬丁·路德·金被暗殺後,抗議活動席捲了美國的城市。種族主義仍然在地方上存在,即使美國改變了法律,強化了外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