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新能源車“換電模式”站上風口
http://www.CRNTT.com   2020-06-08 16:57:44


 

  挖掘價值空間

  申萬宏源行業分析師宋亭亭認為,隨著商業環境的改善,在政策鼓勵和技術突破的雙重推動下,換電技術路線的優勢逐漸凸顯。換電技術路線具備車電分離後售價降低、二手車殘值價值提高的優勢;同時具備小功率慢充延長電池使用壽命和利用波穀電能減少電網負擔的優勢;此外,換電模式所衍生出的退役動力電池的梯次利用具有巨大的價值挖掘空間。

  根據申萬宏源測算,從整車廠、用戶和運營企業三方面來看,換電模式均有望帶來盈利。“當換電價格下降到0.2元/公里後,換電站將出現盈利困難的局面,而換電價格維持在0.24元/公里以上,日均進站在100輛以上可實現30%以上毛利。考慮到換電站的輻射半徑,以及北京地區的電動出租車潛在保有量規模,換電模式在to B市場具有相當強的生命力。”

  連慶鋒表示:“目前國內的換電價格在1-2元/kWh,與快充基本相當。但對用戶而言可以節省充電時間,且不會影響電池壽命。下一步,換電價格可以降到1元/kWh以下,有助於開拓to C市場。通過換電技術的升級,電池梯次利用的價值挖掘,以及作為分布式儲能參與電網的削峰填穀,再加上鋰電池成本的大規模下降,各方面的規模經濟效應已經顯現。”

  多年來,換電模式一直存在爭議,除了經濟性方面的原因,還有安全性、標準化等方面的顧慮。

  連慶鋒告訴記者,標準問題需要國家層面牽頭。“標準統一是共識。比如,北汽新能源建成的換電站,不是單純服務自己品牌的車。我們先做內部標準,未來盡可能與其他車企達成共識。”

  目前,我國在換電模式相關的術語、規劃設計、建設施工驗收、快換電池箱、電池系統接口、換電站、運行服務網絡、運行管理、服務管理、換電車輛安全性及評價方法等方面,已制定發布國家標準26項,行業標準18項。未來將圍繞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的價值重構與創造,鏈接整車製造、能源管理、智慧出行、智慧城市等領域,構建物聯化、智能化、共享化的跨專業、跨領域的生態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