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國將進入技術和製造業雙升級時代
http://www.CRNTT.com   2020-06-03 07:32:56


時至今日,中國已經從低要素支撐的“世界工廠”時代翻篇了。我們將進入技術升級和製造業升級的時代,未來工業勞動力需求的減少已經是大趨勢。
  中評社北京6月3日電/雖然中國在改革開放後,通過釋放大量的勞動力和土地要素的低成本潛力,獲得了高速發展的機會,但是我們沒有改變一個事實:因為人口過多,導致發展面臨的短板難以補齊。這裡不是講人均占有資源的問題,而是人口結構仍然存在著嚴重的問題。

  北京日報發表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首席經濟學家李鐵文章分析,我們現在發展面臨最大的問題,是收入結構存在巨大的不平衡,主要是中低收入人口過多,嚴重影響了未來可能激發的消費和投資潛力的釋放。這也是未來發展中可能出現的短板。中國中等收入以上人口才4億,這就意味著還有近10億人口仍然處於中低收入水平。而這4億人口中,嚴格地算來,達到中產階級收入水平標準的人口才2億多,最大的估值也就是2.8億。

  也就是說,我們人口多,看似很發達,當絕大部分人口處於中低收入水平的狀況時,我們將面臨著啟動消費和投資的瓶頸。因為未來各種市場所需要的人口支撐,至少是能夠達到一定收入水平的人群。所以,中央最近頒布的文件中提出擴大中等收入人群的戰略要求。

  很多人認為,中國人口增長可能出現危機。絕大部分來源於兩類觀點:一類是中國人口增長速度嚴重放緩,會影響到未來的勞動力儲備不足,導致勞動力成本上升,產業向國外轉移。另一類是中國老齡化速度加快,還需要更多的人口來降低老齡人口占比。

  這些觀點,可能對於中國未來經濟發展和國際經濟規律的認識,還是相對滯後。如果說改革開放前二三十年,我們通過低成本的勞動力和各類要素,形成了初級加工的“世界工廠”和現在的國民積累,這個發展階段是我們必須要經歷的過程。但是,犧牲環境的低成本發展過程導致的環境破壞和生態惡化,也是我們必須要付出的代價。

  文章表示,時至今日,中國已經從低要素支撐的“世界工廠”時代翻篇了。我們將進入技術升級和製造業升級的時代,未來工業勞動力需求的減少已經是大趨勢。即使在加大各類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情況下,我們也會發現,技術和資本對勞動力的替代是普遍現象,而不是倒退到幾十年前,靠人海戰術進行各種大生產。

  對於產業的外溢,如果我們簡單從成本角度分析,確實存在著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因素,但是從全球產業鏈的完整性看,中國產業的不可替代性在於全產業鏈的基礎,會主動地把一部分低成本要素的產業轉移出去,也會從比較優勢上更好發揮中國優勢資源的作用,並且為提升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奠定更好的基礎。而這些優質產業的出現,也與中國已經進入中上等收入國家的全方位要求相關。例如對於提升人居質量的要求,對於生態和環境的要求,對於公共服務如教育和醫療資源供給的需求等。

  中國的勞動力供給將面臨的是長期過剩,而不是供給不足。這是一個基本的判斷。城鎮就業一直處於承壓狀態。這還不包括進城農民工。

  從另一方面看,很多人對中國的農村就業情況並不了解。中國現在戶均耕地不足10畝,與日本(約33畝)和韓國(約23.3畝)的戶均規模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由於人均耕地和戶均耕地規模過小,嚴重影響到農業機械化和適度規模經營的推進。按照日、韓的戶均耕地規模,按常住人口算,中國農村勞動力至少還有接近2個億的剩餘。未來,只有充分解決了他們的非農就業,才有可能真正奠定鄉村振興的基礎。

  文章指出,當前中國的問題是,如何提高人口質量和改善人口結構。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如何通過各項政策,增加公共服務水平,或者是通過城市化來鼓勵更多人口從農村進入城市,進而利用完善的城市公共服務體系來提升人口質量,提高勞動力的就業能力和技能,提高新增人口的受教育水平,而不是把解決問題的方式繼續倒退到多生人口。這並不符合未來提高經濟和社會發展質量的總體要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