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餘姚發現距今八千多年井頭山遺址
http://www.CRNTT.com   2020-05-31 11:29:19


 

  石器有斧、錘、錛、礪石、圓盤狀石塊等,數量30多件;上百件骨器,器形有鏃、錐、鰾、鑿、針、匙、珠、笄等;還有不少加工程度不一的木器(用於安裝石斧的菜刀形木柄、木矛形器、用於安裝石錛的“7”字形木柄、點種棒、雙尖頭木棍、無尖頭木棍、刻槽帶銷釘木板、木槳、棒槌形木器、等);還有不少蘆葦(芒草)編織物(席子、籃子、筐子、背簍等)。

  第三大類,除貝殼以外的動物碎骨頭也較大量;還出土較多碎木塊、木棍、木條、小樹枝條、木炭塊和木炭顆粒;還有不少編織物、繩子的原料(蘆葦杆、芒草杆、還有一些植物纖維等),以及很多的植物種子、果核(橡子、麻櫟果、桃核、少量炭化米、稻穀殼、水稻小穗軸、以及漆樹、黃連木、獼猴桃、紫蘇、灰菜等木本、草本植物的種子)等遺存。

  專家介紹,遺址文化堆積總體順著地下小山崗的坡勢由西向東傾斜,發掘區西部文化層距地表深度達5米多,堆積較薄,貝殼和陶片也較少。

  自西往東,文化層分布坡度明顯傾斜,堆積層次較多,堆積總厚度增大到2米多,文化層野外分為12層,最東邊的文化層逐漸變薄直至消失,距地表深達10米左右,各類零散遺物夾雜在粘軟的海相淤泥裡。表層貝殼和陶片顯示輕度的磨圓度,應與遺址被海水淹沒時被海水長期拍打所致。表層以下文化層,貝殼密度變化較大,但均未顯示衝刷和海水拍打特征,原生堆積肌理清晰明確。

  包含物中除了最多的貝殼以外,少量陶器、石器、木器和骨角器,還有木炭顆粒、木炭灰燼、木條、木棍、、骨頭、燒土塊、膠結牡蠣殼的大小石塊等。

  C14測年和文化類型比較研究結果表明,井頭山遺址年代為距今8000多年,是目前寧波地區發現的時代最早的文化遺存,也是寧波、浙江乃至中國重大考古發現之一。

  考古發掘顯示,該遺址文化面貌獨特,是迄今為止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一處海岸貝丘遺址,也是浙江首個貝丘遺址,是8000年左右海平面高度的直接證據,為研究中國沿海地區全新世早中期自然環境演變過程、早期人類適應海洋和開發海洋的生業模式,以及探索河姆渡文化的來源、確立先河姆渡文化的內涵提供了重要研究材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