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王平:人工智能時代凸顯情感教育需求
http://www.CRNTT.com   2020-05-28 10:53:00


 
  人工智能是一把雙刃劍,儘管它在一個方面極大地豐富、拓展了人類的認識和行動領域,帶來了人類生活的飛躍式變革,但是人工智能對人類生活的占據、排擠使得人本身的價值面臨著被壓縮、坍塌甚至消解的危險。對此,除了在倫理體系的維護、道德文化的傳承等方面發揮教化、涵養作用之外,教育還應該在其自身的實踐活動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豐富自我體驗、獲得人際關懷支撐而幫助他們不斷明證自身作為人的主體存在的地位,加強人作為人的觀念和意識。

  要做到這一點,教育就不得不回到“人”本身,尤其回到對人生命、情感的觀照中,幫助人在學習過程中增加自我經驗,在人際交往中與他人建立一種關懷性質的人際關係和情感聯結。唯有如此,在面對由人工智能所提供的快速、大規模、標準化服務的同時,人對自身的了解以及通過自身學習而獲得成長的過程,才不僅是知識或者技能的增加,而且是在生活環境和經驗中感受自己,在各種生活際遇中經歷不同的感受,從而豐富更加獨特的、帶有個人色彩的知識經驗。這類經驗能夠幫助個人真切地體會到自己生命的存在和價值,增加對外部知識、價值觀等信息的吸收和學習,因而有可能在根本上增加人的創造、感受的深刻性、豐富性,從而在人工智能時代,成為一個機器無法提供、無法替代、無法超越的人。

  無論是對學生情感的陶冶以增加他們對自我的確認和生命力量的感受,還是在知識和技能學習過程中著眼於對學生人際情感關係的建立和支持,都不能僅僅依靠傳統的書本教學和認知學習。關注學生作為整個人的心靈成長和精神豐富將既是教育教學目標的轉向和回歸,也是具體教育教學過程中需要拓展、豐富的教育條件和途徑。而所有這些,都有賴於情感教育,有賴於教師和學生共同的情感品質的提升。情感教育的教育教學理念、方式方法、情感條件、環境和素養的提升等,都是未來教育的重要課題。

  人工智能重塑教學環境和學習方式,有意義的學習包含並有賴於高質量的情感

  在人工智能與教材、學生、教室的滲透和融合中,平面化、靜止形態的教科書和教材更有可能借助技術手段而實現對知識的重新呈現,使知識“立起來”“活起來”,學生的思維在立體的知識空間中得到激活,學習過程的感受性、體驗性都將大大增強。

  一方面,原來作為教室的物理空間與由人工智能虛構的技術空間將交融在一起,同時構成學習的場所和情境,其中,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都有可能打破對原先單一物理空間的教室的依賴,而實現遠程交流,給交往帶來了極大便利。但是,交往頻率、次數和便捷性的增加並不等同於交往的教育性功能的實現。便利的、即時性的交往只有同時包含並融合進人的情緒情感因素,尤其注重體驗和感受性的同時增加,其在促進人的學習和成長方面的價值才可以得到顯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