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溫彬解讀11條金融改革措施
http://www.CRNTT.com   2020-05-28 10:19:00


  中評社北京5月28日電/據新華網報道,5月27日,根據國務院金融委統一部署,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金融委成員單位,在深入研究基礎上,按照“成熟一項推出一項”原則,將於近期推出以下11條金融改革措施。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前所未有的衝擊。當前,我國經濟社會正處於恢復發展的關鍵時期,金融必須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完善相關服務,防範化解風險,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

  為此,金融委辦公室發布11條金融改革措施,內容涉及小微金融服務監管評價、中小銀行改革與資本補充、擔保行業績效評價、創業板IPO註冊管理、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轉板上市、標準化票據、標準化債權、外國相關機構債券業務、信用評級行業開放、注會行業發展、金融違法行為行政處罰等方面,涵蓋了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金融產品、金融從業人員、規章制度等領域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金融委部署,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成員單位,要在深入研究基礎上,成熟一項推出一項。溫彬認為,可以預見,一部分改革措施將於近期落地實施,這有助於提升銀行業的穩健性,提升資本市場效率,更好地保護投資者權益,維護金融穩定運行,從而更有力地支持經濟社會恢復發展。

  金融委提出,要出台《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評價辦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高度重視“穩企業保就業”,小微企業是政策關注的重點。一方面,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有限,疫情對其形成嚴重衝擊,需要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小微企業點多面廣,是吸收就業的生力軍,想方設法讓他們活下來,才能實現保障就業和民生的目標。今年以來,銀行業不斷加大小微金融支持力度,小微企業信貸可獲得性持續提高,截至4月末,金融機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達到12.6萬億元,同比增長25.1%;前4個月,普惠小微貸款累計新增1.1萬億元,占各項貸款增量的12.2%。溫彬指出,但也要看到,還有一部分小微企業仍然面臨較大困難。政府工作報告從加大減稅降費力度、降低生產經營成本、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提高信用貸、首貸、無還本續貸等方面做了部署,落實好這些政策,就要進一步完善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激勵約束機制。本次出台的評價辦法,從信貸投放、內部專業化體制機制建設、監管政策落實、產品及服務創新等方面,考核更加強調精細化與差異化,更加科學全面系統,是對系統化、制度化、長效化的小微金融服務監管評價機制的探索,有助於強化對銀行小微金融業務的約束,激勵銀行提供差異化服務,從而有力地幫助小微企業渡過難關。

  金融委提出,出台《中小銀行深化改革和補充資本工作方案》。我國中小銀行數量眾多,它們扎根基層,天生具有普惠性質,是服務基層中小微企業不可獲取的力量。然而,近年來,中小銀行風險有所上升,還存在部分機構公司治理不完善、股東股權違法違規等問題。為此,必須持續深化中小銀行改革,化解局部性、結構性流動性風險,強化市場紀律,守住風險底線。據統計,去年銀保監會查處了3000多個股東股權與關聯交易違規問題,清理了1400多個自然人或者法人代持的股東;2018年以來,對農村中小機構開展了專項排查,目前已責令違規股東轉讓股權33.4億股,對74家機構合計處罰超過5000萬元。溫彬認為,下階段,要繼續壓實各方責任,推動中小銀行健全公司治理,在深化改革中化解風險。另外,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4.53%,但城商行僅有12.65%,農商行僅有12.81%。為提升中小銀行穩健經營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必須加快中小銀行資本補充。下階段,永續債、優先股、二級資本債等多種資本補充的發行有望提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