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深度思維:政府工作報告隱含的GDP目標真相到底是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20-05-26 08:18:32


 
  二是寬信用,或者說“加杠杆”。

  很多人對政策的焦點集中於財政政策,但實際上本次報告更為重要的是信用政策、杠杆政策。

  本次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高於去年”,這在近幾年來是唯一一次。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往年的對於貨幣供應量和社融的表述基本是與經濟增速相匹配,而今年不僅沒有要求與經濟增速相匹配,而且要求明顯高於去年,這意味著今年的GDP增速顯著低於去年,而社融顯著高於去年,一正一負的結果是,杠杆率必然顯著提高。

  與之相一致的是,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完全删除了“去杠杆”相關表述,表明“去杠杆”已經不再是當前的政府工作重點,而是通過融資為實體輸血,階段性“加杠杆”成為政策導向。

  更為直接的講,2018-2019年制約經濟的核心因素是“去杠杆”,即無論政府還是企業,都要對杠杆率進行控制,特別是從金融去杠杆到實體去杠杆,是經濟持續下行的重要原因,杠杆率問題也成為當時穩增長的重要約束。

  2018-2019年穩增長,基本完全依靠市場自然出清,因為“寬財政”、“寬信用”都與“去杠杆”相悖,所以2018-2019年唯一的逆周期政策只有“寬貨幣”,而且當時的“寬貨幣”僅限於貨幣市場利率下降和降准,OMO、MLF等基準利率直到2019年末才首次下調,對經濟的刺激不僅不直接,而且力度非常小。

  2020年的穩增長,則沒有了“去杠杆”的約束,不僅“寬貨幣”已經一鬆到底(隔夜利率已經下調至歷史最低的1%以下),而且“寬信用”、“寬財政”等實質上的加杠杆措施也已經落地。

  從最為直接的社融增速來看,截止4月社融增速已經達到12%,為一年半以來的最高增速,寬信用政策已經在發力。

  本次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務必推動企業便利獲得貸款”,這無疑是對寬信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2018-2019年通過銀行間市場、貨幣政策傳導的方式慢發力完全不同,對經濟的刺激效果將顯著提高。

  從以往經驗來看,“寬貨幣”對經濟的作用更多的是托底,而難以起到向上推動的作用,而“寬信用”、“寬財政”直接作用於需求端,能夠直接拉動經濟增長。

  儘管2020年經濟刺激力度不重走2009年的老路,但是“寬信用”、“寬財政”的方向與2009年是完全一致的,這是中國經濟V型反轉、回到潛在經濟增長水平6%附近的根基。

  三是以“保”促“穩”。這一思路與國外應對疫情的思路是基本一致的,即政府通過救助等方式,保障民生、就業,從而穩定經濟。

  前面兩部分的投資、寬信用,對經濟起到的是額外的拉動的作用,而保就業、民生則是讓經濟恢復常態,特別是消費、服務業等。

  李克強強調,“過去我們強調,穩增長是為了保就業、保民生,現在反過來說,保住就業、保住民生就能穩增長。這是我們正在探索的一條新路子”。

  從經濟增長結構看,投資、工業的目標是對經濟形成額外的刺激,特別是一季度的缺口向二至四季度轉移,從而使得經濟能夠向上;消費、服務業的目標是恢復潛在經濟增長對應的水平,這需要的是居民的就業能夠穩住,收入預期能夠穩住,這與“六保”的要求是一致的。

  綜合來看,投資、工業在二至四季度超過潛在增速,消費、服務業恢復到潛在增速附近,出口低於潛在增速,最終實現經濟整體在潛在增速附近,是完全可能的。

  更為直觀的描述是,對於二至四季度經濟,經濟潛在增速在6%左右,加上2%的政策刺激,再減去2%的外需下滑,結果在6%左右,全年實現3-3.5%左右的經濟增長。

  資產配置:債市震蕩市,股市估值修正
  
  文章認為,上周五股市大跌、債市大漲,儘管與香港等問題相關,但是財政刺激力度不及市場預期也是一個重要方面。

  從短期來講,市場對“政策預期差”進行博弈無可厚非,但是從中長期來講,還是應當看市場預期本身是否合理,特別應當回歸到基本面。

  從股市來講,近期股市上漲幾乎都是機構抱團股,周期股估值一直處於歷史最低水平,其實完全沒有反應任何所謂的“巨額財政刺激預期”,既然事前沒有反應,那麼政策不及所謂的“巨額財政刺激預期”,又有什麼關係?

  回到基本面,政策預期的基準情況是二至四季度GDP平均增速在6%左右,與2019年相當;而當前的周期股無論股票價格還是PB估值都顯著低於2019年。另一方面,無風險利率、企業融資成本也顯著低於2019年,估值理論上應當比2019年有所提高。

  我們認為,周期股將在2020年出現“估值修正”行情。當前周期股具有“歷史最低估值+歷史最低利率+沒有反映經濟刺激和復甦預期+高股息率”的特點,我們不清楚周期股何時、以何種方式上漲,但是從風險收益比、想象空間、催化劑和邏輯確定性、資產收益比價等角度看,我們認為周期股已經具有極高的投資和配置價值。

  對於債券市場,我們維持前期的判斷不變,從“單邊牛市”轉向“震蕩市”。短期市場主導邏輯在穩增長弱化、財政不及預期、寬貨幣預期重燃、中美衝突預期增強等,這些因素邏輯存在問題但是難以證偽,同時緊貨幣在短期內不可能發生,奠定了債券在短期內不可能單邊熊市的基礎。

  但我們還是強調,從國內基本面來看,2.6%左右的十年國債基本沒有隱含中國經濟在二至四季度GDP能夠恢復至6%左右的預期。也就是說,當前刺激力度確實不及“本來就不應該存在的市場預期”,但是當前的“寬財政”、“寬信用”讓經濟增速回升至6%左右的潛在增速率附近、政府隱含預期目標附近是完全可能的,這與2.6%左右的十年國債收益率完全不匹配。

  從國外基本面來看,海外疫情得到控制的局面越來越清晰,全球新增治愈已經非常接近新增確診,現存確診人數拐點即將出現。至少在四季度之前發達國家疫情二次爆發可能性已經在顯著下降,德國等也沒有因為復工而明顯疫情反覆,新增確診人數反而持續下降,發展中國家已經是全球疫情感染的最後一批,俄羅斯、巴西等國新增確診最高峰似乎已經出現。如果海外疫情在四季度之前能夠按照現有趨勢發展,那麼外需是好於當前市場預期的,這也可能成為預期差的所在。

  總體而言,我們認為目前的周期股已經具有絕對的配置價值,越跌越買是最佳策略,“估值修正”大概率在年內出現;債券市場“單邊牛市”已經結束,目前進入“震蕩市”,而隨著國內經濟向好、海外疫情向好的趨勢越來越清晰,債券市場的長期壓力正在累積。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