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察哈爾學會:疫情後國際格局的變與不變
http://www.CRNTT.com   2020-05-22 00:28:31


江時學教授發言幻燈片
 
  朱鋒認為,新冠疫情確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是一場戰略意義上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自啟蒙運動以來,科學主義與自由主義在根本上推動現代社會發展。但新冠疫情突破了科學的“萬里長城”,讓全世界頂尖的病毒學、傳染病學等生物安全科學脆弱無力,更讓各國社會治理措手不及。這要求我們反思自由與科學主義旗幟下的一系列原則。不論是國際關係史還是理論範式,都要重新思考。
朱鋒進一步提出,全球大疫引發了傳統進步主義的批判和反思。作為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旗幟,西方進步主義宣揚西方政治經驗能夠在全球推廣,甚至可以成為人類政治的唯一歸宿。但在疫情下,原本作為“民主燈塔”的美國被衝擊得支零破碎。他談到,特朗普政府的危險不僅僅在於對中國的強硬,更在於其反智言行顛覆了美國“民主燈塔”形象。美國所宣揚的“普世價值”以及其作為強大的“民主自由榜樣”的理性都應重新批判。
此外,朱鋒認為新冠疫情的另一重大影響在於對全球主義的衝擊。全球化加強了國家間的依賴,但新冠讓國際社會在民族主義和利己主義中“歇斯底里化”。全球主義作為過去數十年的國際關係理想與基本思維範式可能會被徹底顛覆。新冠對世界的影響才剛剛開始,如果全球主義不複存在,那麼原本相互依存的關係或許會成為衝突的根源。思考未來社會的命運,需破除舊的範式,並且創造新的知識、理論。

  劉宏進一步分析了中美關係的動態變化。他認為,中美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21世紀的前10年,中美之間雖有摩擦,但關係大體和諧。但隨著兩國差距的縮小,合作的基礎與平台逐漸消失。2019年以來美對華為的打壓、雙方意識形態的對抗等問題已經表明雙方競爭關係逐漸大於合作。劉宏教授提到,雖然中美現在還並未進入“新冷戰”,但是“冷戰”爆發因素已經產生,且值得警惕。
劉宏隨後對東南亞的國際關係進行了重點分析。他提出,東南亞是中美核心利益,也是核心分歧的交集地區。第一、對中國而言,東南亞地區牽扯了中國主權領土完整和國家統一、政治制度和社會穩定、一帶一路經濟發展這三種核心利益。第二、對美國來說,維持在東南亞的戰略影響力,避免該地區出現敵對勢力是其核心目標。第三、對東南亞自身,各國核心利益在於維護自身獨立主權,並實現自身經濟發展轉型。在此基礎上,劉宏認為在新冠疫情結束後,東南亞國家“經濟上靠中國,安全防衛靠美國”的傳統戰略不會有根本變化。各國與中美的關係往往因議題而定。中國需意識到東南亞區域的複雜性,理解第三世界的困境,並以求同存異的中國智慧推進自己的利益。

  江洪學在發言中反駁了近日針對“後疫情時代”的熱門觀點。他認為,第一,新冠疫情不會扼制經濟全球化,更不會逆轉全球化發展。各國在疫情期間對人員流動的限制必定是暫時性的。生產、貿易與金融的全球化是人類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並不會因疫情而逆轉。第二,疫情並不會導致“以中國為中心的全球化”。雖然美國的疫情治理不成功,但著並未動搖美國在貿易秩序與全球經濟格局中的特殊地位。第三,新冠疫情並不會導致“美國世紀”的終結。疫情打擊了美國經濟的同時也打擊了其他國家的經濟,並不根本改變美國的地位。雖然美國的形象等軟實力有所下滑,但是美國的軍事硬實力並未被削弱。過於不切實際的預測對中國有害無益。第四,世界秩序不會因疫情發生根本變化。當今世界秩序由多邊的世界秩序與美國主導的“自由”世界秩序組成。多邊世界秩序在不斷強化,不會被新冠病毒打敗;而“自由”世界秩序雖走下坡路,但仍然強大,在可預見的未來,這一秩序並不會消失。綜上所述,雖然疫情對各國都造成了巨大打擊,但在判斷“後疫情時代”的國際秩序時,還需要實事求是,否則會有害於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外交進程。

  會議最後,與會學者一同解答了聽眾提出的問題,對區域疫情防控合作、經濟復甦、“網絡戰狼”等問題上提供了獨到的視角。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