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如何化解地方財政收支矛盾
http://www.CRNTT.com   2020-05-21 07:33:51


  中評社北京5月21日電/近年來,受經濟下行壓力和減稅降費雙重影響,全國財政收支呈現“緊平衡”,地方財政收支平衡壓力明顯加大。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財政進一步減收增支,收支矛盾更為突出。中央以更大力度的宏觀政策積極應對,地方財政運行情況總體穩定,“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得到有效保障。

  疫情衝擊加劇矛盾

  經濟日報發表記者曾金華述評文章介紹,疫情對經濟運行造成較大衝擊,財政收入同樣受到影響。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5984億元,同比下降14.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157億元,同比下降16.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24827億元,同比下降12.3%。

  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5284億元,同比下降5.7%。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7173億元,同比增長3.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8111億元,同比下降7%。

  從已公布的各省份一季度財政收支情況看,大部分收入下滑較為嚴重,收支矛盾突出。比如,北京收入1430.5億元、下降11%,支出2226.7億元、下降0.9%;山西收入617.4億元、下降17.8%,支出1283億元、增長10.6%;遼寧收入620.9億元、下降16.9%,支出1214.7億元、下降6.5%。

  一些省份發布的財政收支情況明確提出收支矛盾問題。比如,遼寧省表示疫情影響在3月份明顯顯現,財政支出保障壓力加大。安徽省表示,短期內疫情對財政經濟運行的影響仍將持續,預計上半年財政收入將低位運行。

  財政部國庫支付中心主任劉金雲在介紹一季度全國財政運行特點時表示,全國財政收入下降受多重因素叠加影響,包括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稅基減少;鞏固減稅降費成效,增值稅翹尾減收效果持續釋放;上年末延至今年初繳納入庫的稅收收入同比減少。

  轉移支付有力保障

  文章分析,從收支對比看,一季度地方財政收入少於支出,不少省份差距較大,這是否是一些人擔心的地方財政“入不敷出”?“這種提法是一種誤解。”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白景明認為。

  梳理各省份數據可以看出,大部分省份財政支出遠超財政收入。比如,寧夏收入101.2億元、支出423.9億元,甘肅收入183.5億元、支出964.6億元,黑龍江收入287.3億元、支出1451億元。一些省份收支差距較小,比如上海收入2006.1億元、支出2028.1億元,浙江收入2162.97億元、支出2458.41億元。也有個別地方收大於支,比如廈門收入388.7億元、支出273.1億元,寧波收入455.4億元、支出438.2億元。

  中國實行以轉移支付為主的地區間收入再分配機制,中央對地方實行轉移支付,包括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地方統計數據中的財政收入特指‘本級收入’,但財政支出則包括了中央轉移支付的有關支出。”白景明解釋,在地方支出中,相當一部分資金來源於中央轉移支付。

  從2019年的預算報告可以看出,地方財政收支為何有“缺口”。2019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102700億元,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收入75399億元、地方財政調入資金及使用結轉結餘11950億元,收入總量為190049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99349億元,地方財政赤字9300億元,這部分通過發行地方政府一般債券來彌補。這意味著,在地方財政支出中,有近四成來自中央轉移支付。

  “可以看出,地方財政支出並非全部來自地方本級收入,而是相當大一部分來自中央轉移支付。尤其是中西部省份,中央轉移支付在其支出中占比很高,很多都在50%以上。”白景明說。

  對於今年的轉移支付情況,近日財政部預算司一級巡視員王克冰介紹,中央及時下達轉移支付資金,在去年四季度已提前下達轉移支付6.1萬億元基礎上,今年以來預撥均衡性轉移支付700億元、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406億元。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