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數字經濟發展背後的四個認識
http://www.CRNTT.com   2020-05-20 08:06:18


  中評社北京5月20日電/認識一:我國已進入數字經濟時代,數字產業化之路仍很長

  現代人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數字”,像網紅帶貨、雲上旅遊、線上買菜,已成為老百姓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種模式正在改變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大家把這樣的時代稱為數字經濟時代。

  數字經濟是人類生產函數的一場範式變革,是經濟運行模式的一次形態重構。如何定義一個經濟體進入數字經濟時代?從學理邏輯看,就是形成了以數字產業化為動力主體、以產業數字化為融合實體的經濟體系。從經濟指標看,就是看數字是否成為創造經濟增加值的核心生產要素。浙江省2019年數字經濟總量占GDP的比重超過42%,全國也超過34%的水平,可以說開始進入數字經濟時代,也表明我國發展數字經濟的條件基本成熟。

  但是,我國數字經濟的短板也是明顯的。目前主要是解決產業數字化問題,通過數字給產業解決渠道、融資、信息傳遞等問題。當前,數據分析技術、數字科技創新、工業互聯網、AI促進製造業創新等方面才起步,數字本身能夠創造的價值還沒有足夠顯現出來。原因是底層基礎設施系統還沒有解決好,比如,支撐數據交互、數據管理、數據治理等的基礎平台做得不夠,再比如,以5G為代表的基礎設施體系才剛起步,數字治理體系尚不健全,數字創新的知識產權保護仍處於探索初期。

  認識二:數字經濟創造了新就業,未來還要解決就業結構問題

  這次疫情催生了AI訓練師、AI陪聊師等新職業,加速了雲辦公、雲教育等新業態的成長,創造出新崗位。正是這些新崗位和新業態的發展,能夠讓幾億人在疫情期間隔離在家,解決好生存和生活的需要,且沒有出現重大社會問題。這充分體現了數字經濟的強大魅力,這在人類發展史上都是奇跡。這次疫情讓數字產業抓住了機遇,實現轉危為機,實現拐點突破。特別是我國的數字產業利用這次契機,改變了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傳統生產、消費習慣,經過3個多月的適應,已經在虛擬生產和生活方式上形成新的軌跡,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數字經濟會更加強大。

  但是,新崗位和新業態主體上仍屬於人和組織的生活空間和生存空間遷移,從物理世界遷移到虛擬世界。這裡雖有就業增量,但更多的是存量的流動。要解決好當前面臨的就業壓力,關鍵是通過數字經濟發展讓智能製造業、數字服務業的發展空間得到充分釋放,實現產業在空間上的重新布局,從根本上解決就業結構問題。比如,讓大學生去三四線城市、去農村城鎮,與一二線城市享受同等的社會服務,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有機會利用數據、物聯網、互聯網,平等利用各類生產要素,實現就業帶動創業。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