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推動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協同治理
http://www.CRNTT.com   2020-05-14 08:01:13


  中評社北京5月14日電/加強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協同治理,需拓展生態空間、擴大環境容量,推動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特別是要突破單一的地區治理模式,構建好區域生態環境共建共享機制。

  一是完善京津冀跨地區聯防聯控治理模式。實施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治理的聯合立法和協同執法,建立陸海統籌的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和污染防治區域聯動模式;構建並完善京津冀跨地區生態環境應急預警機制,形成大氣和水污染的專業化治理合力;完善跨界河流交接斷面水質目標管理,制定跨界河流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規劃,共享污染源監控信息,實現管網互聯互通,聯合開展河道綜合整治;建立統一的區域空氣質量監測體系。

  二是構建京津冀區域生態補償機制。按照“誰受益、誰付費”的原則,科學界定補償主體和受償主體。制定合理的補償標準,採取資金補償、實物補償、能力補償、政策補償等方式,建立多維長效的區域生態補償機制,實現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治理的成本共擔與收益共享。

  三是可考慮設立區域生態環境合作發展基金,制定基金使用與管理細則。在政府投入的基礎上,擴大資金來源,多渠道引入社會資本。區域生態環境合作發展基金必須用於生態環境治理項目,對企業提供環保節能激勵稅收政策,對科研單位實行環保科技優先獎勵制度,制定生態環保產業補助政策。

  四是強化區域生態環境治理機構建設。可考慮成立區域生態環境治理專項委員會,一方面負責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建設規劃的制定和完善,組織跨地區生態環境工程的建設,協調重大生態環境建設項目審批和落地選址等;另一方面協調不同地方利益,並監督區域內地方政府生態環境治理的行為和效果。京津冀各地方原有的環保部門也要進一步明確其職責。

  五是鼓勵社會公眾參與區域生態環境治理。及時公布各項生態環境共建共享標準和指標,強化公眾參與的公開性和透明度,形成政府、市場和社會共同參與生態環境治理的良好局面。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包曉斌(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