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雷瑞鵬:科技倫理治理的基本原則
http://www.CRNTT.com   2020-05-11 10:56:50


  中評社北京5月11日電/北京日報發表雷瑞鵬的文章說,當今時代,前沿科學領域中產生了一系列新興科技,例如基因工程和基因編輯、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合成生物學、神經技術、納米技術、增強現實技術、3D打印、異種移植等。這些新興科技有四大特點:風險性、不確定性、雙重用途,以及可能引發一些未曾有過的倫理問題。因此,我們必須將傳統科技管理升級為科技倫理治理。實行科技倫理治理,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是,對在新興科技創新、研發和應用中採取的行動、作出的決策以及制定的政策提出一個評價其是非對錯的標準,即規定科技倫理治理的基本倫理原則。我們可以將新興科技倫理治理的基本原則規定如下:

  人的福祉

  我們將這一倫理原則置於首位,就是要指出,發展科技的根本目的是增進人的福祉。以人的福祉為首位原則與我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相一致。增進人的福祉就是要將科技創新可能引起的對人和環境的風險最小化、受益最大化。由於基於科技創新的干預措施中受益與風險並存,“人的福祉”這一原則要求我們對科研方案進行認真細致的倫理審查,對風險-受益比作出評估,審查科研方案是否體現對人的尊重。“人的福祉”這一倫理原則中的人,既包含現在世代的人,也包含未來世代的人,因而包含代際公正問題;福祉要求人在社會和環境上都處於良好狀態之中,因此也包含保護環境、促進社會發展等內容。

  尊重人

  尊重人的倫理原則主要是尊重人的自主性,這就要求將知情同意作為倫理規範,並進一步成為法律規範。知情同意的形式可隨干預或科研的情況及其引致的風險大小而異,與科研發展的需求相平衡。尊重人也包括尊重人的尊嚴,將人看作目的自身,而不把人僅僅看作是手段或工具。尊重人也包括承認人的內在價值,即每一個人的存在本身就是有價值的,反對將人視為僅有外在價值或工具性價值,即對他人或社會“有用”。尊重人也包括保護個人信息,不管是原來記錄在案、個人最近提供,還是在干預過程產生的數據,亦即,尊重人也包括尊重和保護人的隱私。

  公正

  公正包括分配的公正、程序的公正、回報的公正和修復的公正。“公正”是一個比較宏觀的概念,例如我們討論社會的公正或制度的公正時,往往使用“社會正義”“制度正義”等術語。公平一般用於微觀領域,例如我們講科研、教育、市場或體育領域的“公平競爭”或“機會公平”。公正的倫理原則也包括公平可及這一倫理要求。在貧富之間存在不平等而且市場正在擴大貧富鴻溝時,用納稅人的公共資金發展的科技成果卻往往為少數富人享有,這是一個需要解決的不公平、不公正問題。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