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直播帶貨”能夠火多久?
http://www.CRNTT.com   2020-05-04 12:12:16


  中評社北京5月4日電/據經濟日報報道,新冠肺炎疫情讓“直播帶貨”迅速走紅,不少網絡紅人、地方幹部及農民朋友紛紛上陣,通過雲端直播銷售受疫情影響滯銷的農產品。作為一種新的銷售形式和消費業態,“直播帶貨”還為一些企業及行業提供了復工復產新思路。對於下一步如何使“直播帶貨”這種新業態行穩致遠,一些讀者來信積極建言獻策,還有地方政府負責同志來信講述了自己“直播帶貨”的經歷和心得。大家認為,除了要做好直播本身的文章,還要在直播屏外下足功夫,形成線上線下合力,助力“直播帶貨”行穩致遠。

  電商興農大有可為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省柞水縣金米村同正在準備網上賣貨的農民交流時表示,電商作為新興業態,既可以推銷農副產品、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又可以推動鄉村振興,是大有可為的。這為各地進一步用好“直播帶貨”等電商新興業態,激活農村發展潛力指明了方向。

  用電商新業態帶動農民增收。近年來,越來越多消費者通過觀看網絡直播下單購物。這提醒農村電商不僅要促進“工業品下鄉”,還要推動本地“農產品上線”,促使二者緊密結合;既要重視普通的電商銷售,更要重視使用“直播+電商”等銷售新方式,把當地農副產品的特色亮點有效推介給消費者,讓優質農副產品直接面向全國甚至全球大市場,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用電商新業態帶動農村發展。各地應大力推動數字鄉村建設,為開展電商新業態創造便利條件。應著眼農村網絡零售增速加快的新形勢,擴大電子商務進農村覆蓋面,支持供銷合作社、郵政快遞企業等延伸鄉村物流服務網絡,加強村級電商服務站點建設。農村電商基礎設施、物流體系等都需要電商人才來建設維護、運作完善,可借此吸引更多年輕人返鄉創業。

  用電商新業態帶動農業升級。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數字技術為電子商務創造了豐富的應用場景,不斷催生新的營銷模式和商業業態。可積極利用新技術推動鄉村產業融合,在引導種植養殖戶發展電商的同時,開發庭院經濟、休閑農業等項目,實現三次產業互動。(作者向秋,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發展和改革局)

  縣長“帶貨”是件好事

  疫情期間,越來越多的縣長走進直播間,為當地農產品賣力吆喝。縣長們變身直播網紅可謂多贏之舉。一則推介了家鄉,二則為產品帶來銷路,三則讓政府負責人的形象更加親民。正如有的縣長表示,出鏡直播為優質農產品代言,有利於發揮政府影響力和網絡傳播力,促進農產品銷售,進而提振農戶戰勝疫情抓發展的信心,推動經濟社會秩序早日恢復正常。

  顯然,直播帶貨打通了生產、加工、市場諸多環節,可快速聯通市場供需信息,更利於農產品“走出去”。同時,也應認識到,要讓產品賣得更好,其功夫在直播外。比如,有些地方發動群眾探索網上銷售;有的地方註冊區域公共品牌,將優質農產品統一銷售;還有的地方利用新媒體廣泛迅捷的傳播力,打出“新名片”,等等。

  另外,市場因素給農產品帶來的銷售障礙也須重視。農產品生產周期長、保質期短,要同時面對市場和自然因素兩大風險,極易受外部環境影響。這就需要各級政府想方設法為廣大農民提供更加精准的市場信息,做好農產品滯銷風險預警和防範,更好保障農戶切身利益。(作者楊玉龍,河北省高碑店市辛橋鎮政府)

  鄉村直播敢闖敢試

  當下,直播帶貨吸引了一批鄉村幹部、經濟能人及熱心助農人士的參與。鄉村直播操作上有一定的技術含量,但也要杜絕兩種心理。一是自卑心理,以為鄉村直播很複雜,農村人玩不轉,望而生畏;二是自以為是,以為鄉村直播就是在手機鏡頭前比劃比劃那麼簡單。

  其實,只要熟悉直播的基本門道,邁出直播帶貨第一步,就不難打敗畏難情緒。不過,直播能不能火,能火多久,收獲多大,確實考驗功夫。

  說到底,直播帶貨是線下銷售技術的延伸和拓展。如果只研磨線上直播“藝術”,不積累線下銷售“技術”,可能華而不實,難保銷售順暢;如果只懂得線下銷售“技術”,輕視直播帶貨“藝術”,則很難吸引觀眾。鄉村直播帶貨要好看、好聽,又要有觸發購買欲望的賣點。這就要求鄉村直播既要有泥土味,接地氣,又要有現代感,融入直播的必備元素。而且,要做足前期準備。比如,把農產品的品質、價格等橫向對比,在包裝上貼上特有標簽,對消費者作出相應承諾等。這就要求鄉村直播者多學習、多借鑒,循序漸進地綜合多種手法,把農產品推介給消費者,切忌淺嘗輒止。

  除了鼓勵參與鄉村直播,還應組織必要的業務技術培訓。通過請進來、作示範,讓直播達人現身說法,提升村民對直播的認識,並鼓勵村民成為主播,走上直播銷售之路。(作者卞廣春,江蘇省江都農村商業銀行)

  強監管促健康發展

  時下,“直播帶貨”正成為一種新業態。不過,也有個別“網紅”帶貨“翻車”,虛假宣傳、質量低劣等成為新隱患。要使“直播帶貨”行穩致遠,必須加強監督和引導,市場監管等職能部門要切實履行好監管職責。

  一是要完善相關規則。有關部門應盡快制定和完善直播帶貨服務相關管理規定,明確規範直播平台資質標準,推行資質審核制,劃定准入門檻,防止不法分子濫竽充數。實行個人、平台“雙重認證”,建立誠信檔案,對網購行為提高違法失信成本。

  二是要監管到位。網絡直播非法外之地,相關部門應加強屬地管理,健全社會投訴舉報渠道,合力出擊,為直播帶貨上好保險鎖。同時,堅決杜絕虛假宣傳,督促商家做到誠信直播、貨真價實,對客戶負責。

  三是要暢通消費維權渠道。有關部門可通過設立第三方維權賠償保險機制,應對消費者多樣化訴求。實行有效的救濟補償機制,增強網購消費信心。同時,普及消費維權知識,讓消費者敢於維權,成為誠信消費受益者。

  四是要建立相關制度,活躍網購市場。有關部門可對直播帶貨實行品牌評級,劃分等級、傾斜政策。商家可對消費者實行信用評價,主動積分、讓利服務。創新網購方式,採用分期付款、先用後付款等模式,激活網購市場,增強消費信心。(作者單立文,中國農業銀行山東省高密市支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