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北京青年報評:疫後全球治理需加強多邊合作
http://www.CRNTT.com   2020-05-03 10:12:29


 
  在政府層面,各國可通過二十國集團(G20)等多邊合作機制,合力推動疫後經濟恢復。日前,G20舉行貿易投資工作組應對新冠疫情特別視頻會議,對此前G20領導人特別峰會通過的聯合聲明進行深入討論。G20具有的多邊合作精神和對各國的協調能力,將繼續推動世界經濟從疫情陰霾中走出。建議隨著疫情發展及其變化,G20領導人峰會可在關鍵節點多次召開,把握引導全球抗疫和恢復世界經濟的工作方向。G20衛生部長會議、貿易部長會議、農業部長會議等專門會議也應適時召開,以落實G20領導人峰會達成的共識。

  各國應繼續推動聯合國體系改革,特別是在出現全球危機之時,應加強聯合國應對緊急事件的能力。日前,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首次召開視頻會議探討共同抗疫,發出了多邊合作遏制全球疫情的積極信號。聯合國還可每年固定召開衛生部長大會、貿易投資部長大會等專門會議,加強聯合國成員國之間的合作,推動疫後世界經濟恢復,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全球公共衛生事件作出更優預案。此外,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制度、秘書處透明機制、發展籌資機制等都亟須改革創新,這些也是聯合國改革未來面臨的挑戰。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中美兩國合作對全球抗疫和發展經濟至關重要。約瑟夫·奈在博鰲亞洲論壇線上對話中提出,中美兩國應加強合作,共同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新一波大規模疫情蔓延。筆者認為,中美兩國在抗擊疫情中可以獲得更多合作動力,這種動力在疫情過後應繼續保持。歐洲也應扮演重要角色,形成中美歐三方合力,推動構建更加包容和公平的全球化體系。

  在社會層面,各種研究機構、智庫等民間力量應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創新討論,發揮民間外交凝聚多邊力量、完善雙邊多邊關係的重要作用。智庫作為政府決策的智囊團,應積極開展“二軌”交流,搭建溝通的橋梁,凝聚國際共識。中國智庫應積極走向國際舞台,在有關全球治理創新的討論中發聲,協助政府在推動和完善全球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

  在個人層面,儘管個人特別是普通人力量有限,能發揮的作用或許也是微弱的,但這並不意味我們不需要作出努力。新冠疫情讓每個人都看到,我們不僅是自己國家的公民,也是“全球公民”,不但要履行作為中國公民的責任,也要盡到作為“全球公民”的義務。具體而言,就是要順應中國深度融入全球化的大勢,力所能及實現自身的國際化發展,並以公民之力參與國家的全球化發展,助力國家參與全球治理創新。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全球危機,既是災難也是警醒。面對挑戰,逃避責任和指責推諉都不能解決問題,“脫鈎”等倒退式發展更無法推動世界經濟走出危機。各國需要展現積極的多邊合作精神,協調行動並形成合力,推動全球治理機制改革創新,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