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美貿易戰對兩岸關係的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20-06-01 00:10:15


 
  2、大陸:國家統一的底線不容挑戰

  隨著中美貿易談判的逐步開展,中方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形成了短期應對共識:管控分歧,以時間換空間,為國內產業轉移升級和技術革新爭取機會,從而把握中美經貿合作的主動權。對於中方來說,經濟利益可以有所割捨,但國家主權不容半分讓步。原本民進黨上台以來多次破壞兩岸和平交流的行為已經觸犯了大陸底線,兩岸摩擦逐漸升級,大陸態度愈發強硬,在國民黨領導台灣地區期間尚無話語空間的“武統”聲音在大陸民間越來越大。雖然習近平主席“兩岸全面融合發展”的核心對台思想是當前全黨全大陸的對台工作準則,仍然強調“和平統一、一國兩制”與“六個任何”,否定了武力統一的必然性,官方機構國台辦在公開場合明確表示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不會改變,但兩岸關係緊張態勢如若在蔡英文第二任期內繼續延續,大陸方面將被迫無路可退。

  儘管美國對華貿易制裁的危害正在蔓延,台灣地區也因為與大陸經貿關係緊密而受到波及,然而台灣當局卻犧牲人民利益選擇配合美國破壞兩岸供應鏈的經濟政策,擴大了貿易戰對中國經濟政治的影響。大陸在兩岸經濟力量對比的優勢決定了經濟上大陸或許可以被美國牽制,但不會被台灣地區牽制,針對當前形勢,大陸已經採取了包括惠台政策直接單方面制定而不與台當局協商、及時更新惠台政策吸引台商投資工作等措施,在惠台26條措施出台後,台灣島內不同民調結果顯示超過半數的受訪者有前往大陸發展的意願,說明無論外界形勢多麽嚴峻,大陸堅持加強兩岸融合、惠及台灣民眾的政策方向是有效的、明智的。另一方面,在美國和台當局多次挑釁大陸國家主權的行動中不難發現讓步和收斂態勢,例如蔡英文在勝選後的記者會上談及兩岸問題時仍然留有餘地,美國在通過“台北法案”時對美台經貿合作等內容進行敘述降級或刪減,說明目前兩方暫時不敢突破大陸《反分裂國家法》的紅線。在兩岸三方的較量中,大陸的經濟實力不算墊底,政治上又緊握兩岸關係的主導權,不至於完全淪為美國囊中之物,未來的戰略選擇將至關重要。

  3、台灣:政治強行向“美”但經濟難以把控

  自蔡英文上任以來,台當局的兩岸關係政策主旨就是全方位“去中國化”的反融合,在中美貿易爭端中同樣扮演了“仇中反中”的角色,根本目的是藉助美國支持進一步推動“事實台獨”的實現。從主觀上看,基於“台獨”黨綱的民進黨近年來政治路線愈發激進,但兩岸經貿合作密切極大減小了台灣地區政治“獨立”的可能,蔡英文第一任期內的“新南向計畫”和“台灣經濟發展新模式”就是為了轉移島內外貿重點和減輕對大陸的經濟依賴,從而削弱大陸對台的經濟牽制能力,為“台獨”掃清障礙。雖然蔡英文的經濟戰略在促進台灣地區的經濟發展方面確實取得一些成效,可2017和2018兩年的兩岸貿易不降反升,其經濟政策中的政治目的沒有得到充分實現,這個時候美國發動對華貿易爭端成為台當局的“機遇”,台當局與美國形成經濟上減輕對華貿易依賴、政治上反對兩岸統一的美台共識,不僅藉美國之手為“台獨”造勢,而且增加對美貿易的比重,將自己的生死大權交到美國手中。從客觀上看,台當局對島內經濟盲目樂觀、對美國支持盲目樂觀,這種過分依賴不可控因素的做法將使得台灣地區的和平發展陷入困境。

  政治方面,蔡英文的“抗中”法案和政策與美國連續出台“保台”法案相互作用,將兩岸敵對情緒炒至高潮;加之全球危機期間台當局政治化抗疫,甚至引起了島內民眾的反感。首先台當局通過政治示好換取美國多部法律和多次言論支持,除了已經通過的3部法律,還有多部法案在美國國會等候通過,如“台灣主權代表法案”、“台灣保證法”等等,對台灣問題的插手程度逐漸加深,甚至觸及兩岸關係的紅線。其次疫情期間民進黨當局的政治化抗疫嚴重傷害大陸民眾感情,一是在美國都改口的情況下仍將“新冠肺炎”稱為“武漢肺炎”;二是防疫雙標,將紐約和武漢兩城返台的民眾給予不同等隔離待遇,禁止口罩出口大陸卻向美國、澳大利亞捐贈口罩,“口罩外交2.0”甚至引起島內民眾的不滿。至於“反中親美”的實際效果如何,還需觀察世界衛生大會台當局是否能以台灣之名參加、現存15個邦交國是否出現斷交。但無論如何,美國對台支持建立在本國優先的原則之上,一旦利弊權衡有變,台當局尋求的“台獨”支持衹能做空。

  經濟方面,2019年島內經濟看似“驚喜”,經濟增長率兩度上調,重要原因在於台商投資回流、對美出口增長和美國經濟景氣紅利,②但中美貿易戰的持續緊張將長期不利於台灣經濟發展,特別是2020全球新冠肺炎的爆發直接打破台灣當局的“經濟算盤”。美國經濟在疫情期間受到重創,意味著一段時期內台灣經濟將失去美國經濟紅利;雖然因為中美貿易戰台商對大陸投資環境看衰,且大陸經濟同樣因為疫情遭受嚴重打擊,但大陸作為全球率先控制疫情恢復生產生活的地區,搶佔了2020年經濟復蘇的先機,可能重新調整台灣投資者的節奏,將上一年向美轉向的腳步再次拉攏回來;疫情發生後民進黨當局相繼出台兩波“紓困”方案,實際效果卻飽受島內專家質疑,島內經濟的衰退可能迫使投資者將目光轉向更有活力的市場,阻礙“台商回流”的推進。進入第二任期,蔡英文以“經濟發展新模式2.0”繼續指導台灣經濟發展,但是新戰略中以AI、5G為重點的創新產業也是中美戰略博弈的重要內容,沒有大陸方面的支持,台灣在建設創新產業的路上將困難重重。

  三、中方反制應有理有利有節

  1、有理:做好打持久戰的充分準備

  中美關係和兩岸關係的結構性矛盾決定了中美貿易戰不會停,兩岸風波也不會止,中方未來將長期面對對外貿易和台灣問題出現的各種棘手問題,這是我們必須要做的心理準備和戰略準備。2020年4月,習近平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提出“要堅持底線思維,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對於中國而言,提升中美貿易戰的應對實力根本在於國家綜合實力的強大,而國家綜合實力的強大離不開兩岸的和平統一,這兩點也同時與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中國的經濟發展已經走過量的積纍階段,中美貿易戰將質的提升顯得更加緊迫。長遠來看,一是要加快完善並升級產業鏈。21世紀前二十年的全球化大大提高了世界各國產業鏈的依存度,然而此次中美貿易戰和新冠肺炎的爆發,顯示出危機時刻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對一個國家的生存至關重要。中國與美國之外的其他國家相比產業鏈最為完整,這是中國在中美貿易爭端中的優勢,下一步還要將這個優勢更加突出,就是完善與美國相比的較為弱勢的上游產業鏈,才能減少美國對華貿易制裁的籌碼。二是要繼續堅持發展“一帶一路”倡議,深入參與全球自由貿易。“一帶一路”加緊了中國與沿線國家的經濟聯繫,特別是與歐盟國家的聯繫,為中國反制美國經濟要脅做出了巨大貢獻。在華為5G事件中,歐洲主要資本主義強國都抵制住了美國抗議,選擇與中國合作。因此在全球碎片化逐漸成為潮流之時,中國反而應該逆主流而為之,將“一帶一路”當作參與全球自由貿易的台階,通過“一帶一路”加強國內企業的生命力和競爭力,以高品質的中國製造和中國發明迎接自由市場的挑戰。三是細化台灣問題應對方案,牢牢鉗制台當局的“急獨”行動。雖然台當局尚未在官方正式層面提出“台獨計畫”,但目前島內已經有“急獨”分子將“制憲公投”再次搬出檯面,大陸可以順其道而行,制定“反台獨”李克特量表,按照對兩岸統一的危害程度將“台獨”行動分類,申明對不同程度的“台獨”行動大陸採取的不同程度的反擊行動,防止台當局和美國將兩岸關係推到不可挽回的嚴峻形勢。

  2、有利:把握新冠肺炎的機遇期

  一是利用好公共外交手段,爭取國際話語權,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中美貿易戰以來,美國在國際社會對中國進行諸多類似於“經濟霸權”的形象抹黑,以至於此次新冠肺炎中國對世界各國的醫療援助反而引起了一些國家的貿易警惕,擔心對中國經濟過於依賴,但是另一方面,美國對新冠肺炎的汙名化引發世界人民對種族歧視的嚴重抗議使其自食惡果。關鍵時期,兩國外交部門在國家層面的互相質疑是不理智的,中國可以發動公共外交力量,在國外主要社交媒體和電視媒體中增加中國聲音的曝光度,普及中國為全球抗疫所做的貢獻和犧牲,澄清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敵視、對亞裔族群的歧視,緩解中國面臨的外交環境的緊張形勢。二是加快經濟復蘇搶佔先機,吸引“回流”台商再次“出走”。雖然中國已經率先走出疫情陰霾,但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仍處在疫情的攻堅克難時期,中國在第一季度國內經濟停擺後還要面臨國際訂單取消的外貿形勢。此時應充分發揮國內市場的需求拉動作用和產業鏈完整帶來的充足生產力,推動國內經濟發展。台灣地區在疫情衝擊下同樣出現“寒潮”,但自愈能力不足,待疫情結束後,大陸作為世界最先恢復活力的市場,必然會吸引受損嚴重的台商緊急“回血” ,經濟發展壓力將是台灣當局在兩岸關係中除軍事安全壓力外的另一重要考量,台灣地區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文化決定了兩岸經貿關係必然緊密連結,是無法迴避的客觀經濟規律。

  3、有節:堅持和平合作的發展主流

  中美關係在建交40年後,從“戰略協調”轉向了“戰略競爭”,但對於中國而言,衹有中美關係穩定才符合中國的根本利益。在應對美國打壓之餘,中方應繼續堅持和平發展的道路,努力尋求中美競爭中的利益平衡點,儘可能的減少美國中間人士的對華敵意,維護與美國友華派的穩定關係,從而牽制美國“遏制派”的極端行動,同時努力創造中美合作共贏的機遇,在中國利益不受侵犯的前提下保護美國利益的合理訴求,阻止中美關係向全面對抗的方向惡化。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美國近百名戰略界人士呼籲中美加強防疫合作,中國駐美大使也呼籲兩國同舟共濟,力促中美兩國相向而行。至於兩岸關係,衹有穩住兩岸和平發展的大方向,才能將美國的“台灣牌”柔力化解。由於台灣當局的“反中”行徑,台灣商界對今年即將到期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是否續牽充滿憂慮,大陸應把握台灣民眾的這一心理,向台當局施加壓力,督促兩岸關係重回和平發展的主線。而且由於“中華民國憲法”對“一中”原則的限定,加之民進黨內部也有呼籲蔡英文改善兩岸關係的聲音,如果蔡英文能在第二任期的就職演說上釋放善意,大陸就能藉此機會進一步推動兩岸融合進程,打消部分“急獨”人士對“兩岸脫鉤”的希望。

  在兩岸三方的較量中,美國自始至終都衹在乎打壓中國和維護本國利益的終極目標,一旦台灣問題的形勢對美國這一目標的弊大於利,美國在台灣問題上消耗的意願和支出將大打折扣,利益鏈關係為美國>台灣≧大陸。而中國追求的是內部和平統一與中美合作共贏的“共同命運”,既維護本國整體利益,也謀求兩岸特別是台灣人民福祉,又實現大國競爭的良性發展,利益鏈關係為大陸=台灣≧美國。對於台灣當局而言,從現實來看他們謀求的“台灣獨立”顯然與台灣人民的利益相違背,但在其主導的話語體系中“台灣獨立”即台灣地區的最大利益,如果美國支持這一目標,就是他們最大的“盟友”和“依靠”,如果美國不能給予理想的幫助,也不會成為他們的“敵人”。因此在台灣當局眼中,利益鏈為台灣≧美國>大陸。如果不能理清兩場較量中的利益關係,將會嚴重阻礙自身的政策判斷,為兩岸三方的發展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兩岸關係和平統一有利於將中美貿易戰對大陸和台灣的損害降到最低,正因為美國首先認識到這一點才加大打“台灣牌”的力度,希望台當局儘早看清真相,找準自身地位,與大陸一起共克時艱。

  註釋:

  ①貿易戰改變了我國產業鏈什麼?[R].蔣冬英:興業研究,2020.

  ②中美經貿摩擦大背景下 2019年台灣經濟形勢的“驚喜”與“隱憂”http://www.huaxia.com/thpl/djpl/2020/01/6326290.html

  課題專案: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新苗課題《中美貿易戰對兩岸關係的影響》;項目編號:19YXM16。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0年5月號,總第269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