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後疫情時期要更重視底線思維
http://www.CRNTT.com   2020-04-28 08:39:41


  中評社北京4月28日電/日前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首次提出要“全面落實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任務”。這說明在疫情的衝擊下,今年中國經濟發展面臨更多不確定性困難,因此要更加重視底線思維,確保各項任務順利完成。

  中國網發表特約評論員卞永祖文章表示,在中國疫情基本穩定的情況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仍然不減,並對全球經濟格局帶來重大衝擊。經過數十年的全球化,當前基本形成了“中國生產、西方消費”的經濟格局。中國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製造大國。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1978年中國工業增加值僅有1622億元。改革開放後開始加速,1992年工業增加值突破1萬億元大關,2007年突破10萬億元大關, 2012年突破20萬億元大關,2017年工業增加值接近28萬億元。其中製造業總產值全球占比達到35%,是美國的2.58倍。

  但是疫情導致人流、物流急劇降低,國際貿易更是受到重大影響。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預測今年亞太地區航空公司年客運需求將下降 13%,亞太地區航空公司將損失 278 億美元收入。不過從目前形勢看,該預測明顯保守。WTO預計今年全球貿易量將下降13%,在更悲觀情況下有可能下降32%。毫無疑問,全球產業鏈可能會有中斷的風險。此種擔憂引發了投資者的極大恐慌,也導致西方資本市場前期的巨大波動,美國甚至出現了史無前例的五次熔斷。因此,在疫情後,跨國企業一定會重組全球供應鏈布局,將供應鏈更加區域化。

  文章稱,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貨物貿易國,中國企業對此感受更為真切。一方面,外部需求正在大幅減少。從已經公開的信息來看,由於歐美國家越來越普遍執行居家政策,商場關門現象越來越普遍,即使還在營業的零售商也為了減輕銷售和庫存壓力而紛紛減少了採購。中國出口導向型的企業大都難以獲得新的訂單,即使已經簽署的訂單也可能被取消。

  另一方面,出口的物流成本和風險都在提高。由於歐、美等國家收緊了航運規定,國際航班大幅減少,即使貨機也不及平時的30%。在原油價格急速下跌的背景下,貨運價格卻大幅飈升。另外,在國外疫情仍然不能得到很好控制的情況下,大量公司難以為繼甚至倒閉將是大概率事件,這大大增加了中國外貿企業資金回籠的風險。

  未來跨國企業的供應鏈重組,也可能促使部分企業遷出中國,對就業、產業升級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經濟發展都會受到疫情的影響,甚至是長期影響。因此,要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推進各方面建設,要更加深刻領會面臨的困難,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只有這樣的觀念,才能更好的改進完善工作方法,切實解決問題,完成今年的工作。

  文章指出,中央提出“六保”要求,就是要在民生有保障、經濟不出大問題的基礎上,確保各項政策對衝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加快經濟轉型升級。

  要落實六保要求,重點是要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中小企業還跟居民生活領域密切相關,極大地關係到就業、居民收入以及社會穩定。已有數據顯示,這些年居民整體負債率不斷攀升,如果不維持居民收入增長,消費的空間也只是存在理論層面,難有實際擴大。

  同時,要統籌利用5G技術重塑產業鏈。疫情使得物流和人流中斷,但是新技術、新商業模式的加速興起對衝了這些不利因素的負面影響。中國可以利用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方面的優勢,加快全球產業鏈的重構,從而重新激活目前的全球經濟。

  因此,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金融帶來的巨大不確定性,“六保”體現了中央的底線思維,也是對當前各方面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