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網評:談談中國法律典籍“走出去” 
http://www.CRNTT.com   2020-04-26 11:08:01


 

  小斯當東的譯本甫一面世,就引起了西方世界的廣泛關注,《愛丁堡評論》《每月評論》《學衡》《亞洲雜誌》等知名雜誌都刊登了對該譯本的積極評價,譯者小斯當東也收獲了業界的讚揚,被譽為“最懂中國的行家”。不久後,《大清律例》的法語版、意大利語版和西班牙語版也先後轉譯出版,體現了當時的歐洲急盼了解中國法律的普遍性訴求。

  皇皇法典,一脈相承,《大清律例》也是對前朝遺產的繼承與發展,但是更早出現的《唐律疏議》和《大明律》都是近幾十年才被譯介到西方。《唐律疏議》是完整保存至今最早的中國法典,為中華法系之傑作,目前僅有美國漢學家莊為斯在1979年和1997年分上下兩卷將之譯出。2005年,美國華裔學者姜永琳完整譯出了《大明律》。這三部重要法典的譯介,受到了海外的廣泛贊譽,是對歷史上西方人對中國法律文化碎片化認知的補充和修正,讓西方受眾更加完整地感受中國傳統典章制度所傳遞出的法律文化和思想。美國學者德克·布迪和克拉倫斯·莫里斯在他們合著的《中華帝國的法律》一書中指出,與西方法律相比,中華帝國的法律在某些方面更人性化、更合理。

  不只是法典,中國古代法醫學的發展在世界上也遙遙領先。《洗冤集錄》是世界上現存的第一部系統法醫學專著,比意大利人菲德利斯寫的、西方最早的法醫學著作還要早350多年。自成書以來,《洗冤集錄》先後被介紹到日本、荷蘭、法國、英國、德國等地。儘管如此,《洗冤集錄》僅存兩個版本的英文全譯本。1873年,英國漢學家翟里斯根據清朝官員童濂所刊的衍生本《補注洗冤錄集證》進行了全文翻譯。1981年,美國學者麥克奈特翻譯了《洗冤集錄》,這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由原本翻譯的版本。此外,在“走出去”的法律典籍隊伍中,還有哲美森的英譯《刑案匯覽》和高羅佩的荷譯《棠陰比事》等。

  不可否認,任何譯作都存在歷史局限性。經典之所以需要重譯,就是為了將歷史文化記憶引入新時代的語境中,輔之以全新的理解和闡釋,對前人的譯作進行必要的修正,從而延續原作不竭的生命力。1994年,美國學者鐘威廉將《大清律例》重新譯出,才有了這部法典的第二個英譯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