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從B站破圈,看青年文化
http://www.CRNTT.com   2020-04-21 10:20:35


 

  同時,B站的造“梗”文化,使他進一步成為熱門話題。羅翔口中的每一位主角都叫“張三”,張三盜竊、打架、販賣假藥……B站網友們便塑造了一個虛擬角色“法外狂徒張三”,創造出“三三來遲”“三遲但到”等梗。在羅翔的講課視頻上,常有彈幕刷著各種梗,令新來者看得一頭霧水,但老粉們自有一番集體默契,形成了特有的社群文化氛圍。

  羅翔不是個例,一大批知識科普類的UP主(上傳音視頻的人)在B站擁有大批粉絲。B站的幾大分區裡,“科技區”誕生了諸多頭部賬號,觀看量一直排名前列。比如2019年年末入駐B站的“硬核的半佛仙人”,製作了“你的身份隱私是如何被賣的”“支付寶大改版背後的秘密”“減肥產品是如何騙你錢的”等科普視頻,平均每集播放量約300萬。

  疫情期間,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央視等多家媒體轉發的視頻《計算機仿真程序告訴你為什麼現在還沒到出門的時候》,也是源於B站科技區。製作者楊濤,現實生活中是一名90後程序員,業餘愛好“當老師”,曾經在線下培訓機構兼職教過課,但學生寥寥無幾,於是他把教學內容製作成視頻,每集平均時長約15分鐘,在B站發布。沒想到,他由此收獲大批學生粉絲,甚至有粉絲留言說:大學裡上了一學期都沒聽懂的專業課,看楊老師十幾分鐘的視頻立即就懂。

  為什麼效果如此好?楊濤的視頻中沒有講述者出鏡。專業知識通過3D動態演繹,直接展示給觀眾,類似於國外解釋宇宙奧秘的科普視頻,效果比口頭講述更生動。但這背後,要求製作者掌握一系列軟件技巧、剪輯技巧、編程技巧。楊濤每天下班回家後,除了吃飯,第一件事就是埋頭做視頻,一做4小時,一條視頻從寫稿到完成,至少要做半個月。

  楊濤說,自己也是上大學時聽了一學期專業課沒聽懂,將心比心,知道網友“不懂”的難點在哪裡。自詡“當老師有點天賦”的他在視頻中採用了一系列類比手法,比如用武器流星錘比喻物體之間的萬有引力,用車流比喻電流,堵車就好比短路,短短幾個畫面,就把看不見摸不著的“電子的世界”條分縷析。有一組畫面,為了說明電流究竟怎麼回事,無數粒子的震動匯聚成“水流”動態,網友評價“做得很形象”“瞬間懂了”。

  “用年輕人更能接受的視頻語言、表達方式講解知識,事半功倍。”楊濤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