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網評:厚植制度化生存的文化土壤
http://www.CRNTT.com   2020-04-20 15:38:50


 

  人的制度自覺本質上是一種文化自覺,它不僅包含著對制度文化的認知和覺悟,更包含著對制度文化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反映在制度化生存上,是人們對“為何要制度化生存,在什麼制度下生存,如何推進制度化生存”等重大問題做出的一種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追溯中國社會制度文化的歷史發展,人們從來不乏對於制度化生存重要性的認識,所謂“不知禮,無以立”,關鍵在於人們對於制度文化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制度時,則國俗可化,而民從制”。只有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在制度問題上的文化自覺,才能真正促使人民群眾在制度化生存上獲得堅實的文化基礎和持久的生命力。

  培育制度化生存的文化信仰

  制度化生存要有一個“心往一起想、勁往一處使”的共同理想和文化信仰作為思想基礎,正所謂“耳齊則聰,目齊則明,心齊則一。萬夫一力,天下無敵”。在抗擊疫情中,舉國上下同心同德、共渡難關、戰“疫”必勝的價值信念構成了無形而強大的精神力量,這種精神力量將個人有限的力量匯聚起來,凝聚起全社會同心協力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這便是文化信仰之於制度化生存重要意義的生動體現。

  任何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形成、鞏固和發展,都需要相應的文化觀念提供指導和保障,文化觀念的核心便是文化信仰。在文化信仰的支撐和引領下,人民群眾的制度化生存便有了價值根據、價值標準和價值目標,“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文化信仰作出的注腳。當然,這種文化信仰不可能自發地形成和確立,需要我們不斷從思想路徑、理論路徑和實踐路徑上深化認識和探索,從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層面上持之以恒、久久為功。惟其如此,才能構建起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深厚的精神支撐,同時,才能為新時代人民群眾的制度化生存提供深厚的精神支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