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科學激活土地要素釋放發展活力
http://www.CRNTT.com   2020-04-16 09:02:28


  中評社北京4月16日電/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這份文件對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和促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經濟參考報發表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土地經濟研究室主任郜亮亮文章分析,意見總共三十二條,其核心內容可以總結為“五大要素、三大方面”,即對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和數據五大要素市場化配置進行了系統安排;主要是對要素價格、要素流動配置和要素市場運行機制三大方面做了方向性指導,要素價格要由市場決定,要素流動要自由、配置範圍要擴大,要素市場運行機制要健全高效。

  文章指出,土地是五大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一方面,對任何一個地區,特別是欠發達地區以及鄉村地區,土地是其唯一最方便獲得和利用的要素,而且,只要激活土地要素,資本、勞動力和技術等其他要素才願湧入;另一方面,土地管理在我國一直是重要的宏觀調控手段,相比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土地管理對宏觀經濟的影響更“立竿見影”。特別是在當前國內外形勢複雜、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科學放鬆“地根”將對產業創新發展產生更直接有效的促進作用。

  意見用四條對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進行了安排,涉及建設用地、產業用地和土地管理體制三個問題。意見要求,建設用地市場必須是城鄉統一的市場,而且要重視存量和低效建設用地的盤活,盤活的主要方式是市場機制;產業用地要重點健全工業用地市場供應體系,創新產業用地政策和使用方式;土地管理要在完善土地利用計劃管理前提下,增強土地管理的靈活性。

  文章強調,“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好的政策重在落實。落實意見的同時,還要做好如下工作:

  一是完善土地產權制度和保護。產權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石,產權界定是市場交易的前提。進一步完善城市國有土地和農村集體土地的產權界定工作,實現各類土地產權統一登記,實現全面、平等和依法保護。

  二是充分發揮市場在土地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該意見最核心的精神就是“市場化”,全文中“市場”出現70次,“市場化”出現21次。為此,要健全城鄉土地交易平台,為市場發揮作用創造條件,暢通各類主體供給土地渠道。減少劃撥土地範圍,擴大市場配置土地範圍,切實將土地配置給擁有先進生產力的產業和主體,提升土地配置效率。

  三是處理好“存量”與“增量”關係。意見中第三到六條涉及土地,其中第三和第五條針對建設用地,而第五條聚焦於“盤活存量建設用地”,重視存量建設用地成為該意見的重要亮點。客觀講,中國土地配置最大的問題是利用效率低,即單位土地產值低。因此,土地要素配置的核心任務是盤活存量,充分貫徹落實“增存掛鈎”制度,增量的規劃數量要與存量的規劃利用緊密結合,形成科學的掛鈎激勵機制。

  四是從城鄉一體化發展高度建設土地市場。儘管城鎮化依然是我國發展的主要方向,但鄉村振興作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新引擎值得重視。在當前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的背景下,鄉村振興對“六穩”具有特殊重要性。激活農村土地要素是實現鄉村振興的牛鼻子,要堅持貫徹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創新農業設施用地政策,深化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深入推進建設用地整理,完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政策,為鄉村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提供土地要素保障。

  五是土地管理既要管得嚴,也要管得活。世界各國都注重土地的管理。以“多規合一”為基本目標,科學制定和完善國土空間規劃。規劃一經制定,就具有剛性,對土地利用不當和低效行為要及時制止。同時,對發展具有不確定,無法和不易規劃計劃領域的土地問題,要大膽放手,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積極探索混合產業用地供給、靈活開展“點狀供地”等實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