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陳孝平:跟著國外走,永遠只能做老二
http://www.CRNTT.com   2020-04-13 11:06:33


 
 問:您的很多手術打破了肝膽胰外科領域的禁區,為什麼能做到這一點?

 陳孝平:跟著國外走,永遠只能做老二。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的醫療技術水平、醫療條件有了大幅度提高,我們不能一味跟隨國外的技術。比如,西方認為肝臟血流阻斷20分鐘是一個極限,如果阻斷時間再延長,肝臟就會壞死。但是我們在手術時發現,阻斷了27分鐘,病人活過來了。再結合過去一些動物實驗的研究,例如狒狒肝血流可以阻斷45分鐘都沒問題。我就對此前的那個極限產生質疑,後來我們就開始動物實驗研究,在此基礎上嘗試在臨床上阻斷30分鐘,甚至60分鐘。這就是一個突破點,有了這麼一個突破點之後,我們的自信心就越來越強了,發現一個問題研究一個問題,發現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最後一個一個取得突破。

 問:外科醫生被稱為“手術刀尖上的舞者”,但您說過,能不開刀盡量不開刀,怎麼理解二者的關係?

 陳孝平:“手術刀尖上的舞者”,這說明醫生手中手術刀的重要性,是對外科醫生的讚揚,也是一種激勵。有人認為醫生手術越大,成就感越強。這種觀念是錯誤的。對待病人,我強調分類施治,就是說處於疾病的不同階段,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比如身上長了膿腫,早期的時候打針吃藥,炎症消下去病就好了;如果不控制,繼續發展,裡面就會形成一包膿,這包膿不放出來就不會好,就要動手術了。

 醫生要把握好的,應當是以病人為中心,怎樣對病人好,就怎樣治療。我有幾個基本原則:一是能不做手術的,盡量不做手術;二是能做小手術解決問題的,不要去做大手術;三是能做簡單手術解決問題的,不做複雜手術;四是能做微創手術的,不做開創手術。上述原則的前提是,取得的效果相同或更好。

 問:外科領域下一步重點關注哪些方向?

 陳孝平:21世紀的外科有兩大方向,一是器官移植,二是微創外科。器官移植的技術已經成熟了,現在同濟醫院所有的器官都可以移植。微創外科還處於發展階段,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做。過去我們有一句話叫“大醫生大切口”,現在反過來了,醫生做得越好,傷口越小,這就是微創。這方面的發展空間還很大,是無限的。隨著科技發展,醫生要打破過去的慣性思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