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面臨衰退困局
http://www.CRNTT.com   2020-04-10 08:58:05


 
  四、綜評

  美國、中國、歐元區、日本四大經濟體GDP規模分別占全球經濟總量的32%、21%、20%和8%,合計超過80%。

  2019年,美國、中國、歐元區、日本四大經濟體的出口總額占全球出口總額的比重分別為:10.5%、11.1%、16.2%和3.9%,進口總額占全球進口總額的比重分別為:13.3%、10.9%、14.4%和3.9%,在全球貿易體系占主導地位。由於衛安問題將會嚴重衝擊主要經濟體的進出口貿易,所以全球貿易鏈、產業鏈和供應鏈會出現一些斷裂現象,進而對全球100餘國的經濟形成負面衝擊。若衛安危機不能在今年上半年得以根本性的扭轉,全球經濟今年將大概率陷入衰退。所以今年衛安危機的周期長度將決定全球中長期的經濟節奏。

  五、危機後經濟

  目前全球主要經濟組織與各主要機構對明年的經濟預期都比較高,樂觀一些的則認為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就會出現經濟復甦,但是我對這些分析表示不同意見。

  自由經濟走到今天,實際上已經走到了十字路口上,當自由經濟再次走到新危機面前時,從一個經濟歷史的結果來看,自由經濟的本質就是富人經濟,所以美歐國家此輪紓困的獲利者最終還是富人階層,因此在危機結束之後,美歐的兩極分化會更加嚴重,而美國猶甚。

  兩極分化的升級,意味著下一個經濟周期供需關係的全面失衡,國際經濟將處在一個長期的、難以調和的結構性矛盾當中,需求端會持續遞減,即便當前的全球很快走出衛安危機與本輪金融危機,但未來經濟的增長也會遲緩,即便出現報復性的經濟上升周期,也不可能長期持續。

  另外,今年的全球貨幣供給量嚴重過剩,未來會激化通脹,對全球資產定價以及商品定價都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與高波動性,這會嚴重打擊全球的實體經濟發展,並會繼續推動全球金融泡沫惡化趨勢,這只能加速金融危機的頻繁出現,全球經濟很難走穩。而國際貨幣體系的安全也將面臨新的考量,國際貨幣的超發與債務危機的轉嫁必將帶來國際經濟全方位的矛盾,因此未來的全球經濟難以一帆風順。

  來源:微信公眾號人弗財經  作者:馨月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