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指出,疫情拖得愈久,經濟活動無限期停擺,形勢更加複雜,各國就必須推出巨額經濟刺激或振興配套,向市場投入更多流動性以及提供各種援助。鑒於病毒在全球各地所造成的破壞力史無前例,各種配套或方案被認為不管用,因而一些國家堅持必須維持經濟正常運作,不能為了遏止疫情傳播而封鎖商業活動。但政府如果什麼都不做,任由疫情惡化,經濟就更難振興,而且短期會引發政治動亂及社會不安。
為了應對這場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形容為“強大的風暴”及不斷惡化的疫情,政府推出總值超過480億元的第二個經濟援助措施,目的是保住工作、幫助企業繼續經營下去及加強經濟和社會韌性。李顯龍總理也說,如有必要,不排除年底前再動用國家儲備金,來應對這個前所未有的危機。
全球經濟邁入衰退,我國實體經濟受破壞的層面擴大,政府、企業及商團組織必須密切留意各種經濟災變的信號,迅速改變商業運作方式,在這極度困難時期,各種思路必須打開,做法必須更大膽和不拘一格,像日前宣布的允許德士和私召車司機在未來三個月可送貨送餐,賺些外快來補貼收入,還有工資理事會昨天提議雇主讓工作量萎縮和收入受影響的員工,到別家去兼職或打臨時工,就是非常時期的靈活應變姿態,讓人耳目一新也感到鼓舞。
追加預算是否能阻止我國經濟滑向貿工部所預測的萎縮1%至4%還無法確定,當目前一些國家確診病例數量明顯增多,全球疫情未來數月會如何發展沒有定數,作為一個開放、非常依賴國際貿易的小型經濟體,我國更必須設法加強防堵措施,來阻斷病毒淹沒我國的任何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