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外債餘額突破2萬億美元的背後
http://www.CRNTT.com   2020-02-25 08:50:01


  中評社北京2月25日電/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期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末,我國外債餘額突破2萬億美元,比2019年6月末增長345億美元,外債餘額增長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如何看待短期外債占比一直處於較高水平,人民幣匯率的變動對外債管理會產生怎樣的影響?中國經濟網《金融深1度》欄目邀請到武漢大學經濟學博導、董輔礽講座教授管濤和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進行權威解讀。

  外債增長體現經濟增長和擴大開放

  管濤:有三個方面的原因導致外債的增長,第一個是經濟的持續健康的發展,國內的微觀主體更加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導致了對外舉債的增加。

  再一個方面的原因,是中國這些年加快了資本市場的開放,特別是債券市場對外開放,2016年允許境外機構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然後2017年推出了北上的債券通業務,這些年人民幣的債券納入國際債券指數,也得到了國外投資者的認可。

  第三個原因,是我們外債管理政策的調整變化,從2017年開始,中國開始對跨境融資實行宏觀審慎管理,更加便利了國內的主體到境外去舉債。

  溫彬:外債的增加,既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客觀需要,同時也是我們國家擴大對外開放的一個具體體現,中國經濟跟世界經濟進一步融合,在這個過程中,外資外貿外債的利用,符合經濟發展的需要,所以特別是在貿易項下,不管進口還是出口,都有很多的貿易信貸存在,這個也是形成外債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

  另外特別重要的就是境外機構投資者看好中國的資本市場,隨著我們資本市場開放,更多的國際投資者來購買中國的股票,包括購買中國的債券,所以這也是資本市場開放、金融市場開放的一個具體體現。

  我國短期外債不存在償付風險

  管濤:過去這些年應該說我們外債的期限結構有所改善,短債占比是將近60%,實際上比2015年的6月底,也就是8?11匯改前夕下降了11個百分點,是2009年以來最低的水平。

  雖然外債的短債比重比較高,但是短債比上外匯儲備的比例是比較低的,到2019年的9月末只有39%,它是遠低於國際上不超過100%的警戒標準,由於外匯儲備比較充裕,它有助於增強債務抗風險能力。

  那麼分母由於外債總體上嚴格管理所以比較小,分子由於貿易的便利化,貿易融資比較多,所以造成短期外債占比比較高,但是跟貿易有關的這些融資呢,通常它是不用購匯償還的,不會構成長償債風險。

  溫彬:中國進出口貿易是在全球貨物貿易上是第一的,有4.5萬億美元,在貿易項下需要進行貿易融資,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短期外債偏高。貿易融資本身也不需要購匯去償還,是屬於貿易項下,雖然說高,但是總體是合理的,也是一個有貿易真實交易來支撐的,這是從安全性來講。

  另外更重要的就是我們現在的外匯儲備是3.1萬億美元,短期外債只有1.2萬億美元左右,從償還性來看,外匯儲備將近兩倍多,所以也不會有什麼償付的危機,即便是短期外債高,這也是跟整個貿易的結構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從整體的經濟的體量和外匯儲備的規模來看也是比較安全的。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