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服務消費成為新動能重要來源
http://www.CRNTT.com   2020-01-16 08:19:33


 
  第二,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增強“中國服務”品牌影響力。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和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國際上知名服務品牌商的進入,中國服務業將面臨更激烈的競爭,亟待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高技術服務、品牌設計及推廣服務、知識產權保護等現代服務業,提升傳統服務業專業化、規範化、品牌水平,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提升質量。提高品牌意識,提倡工匠精神,打造“中國服務”品牌,圍繞“一帶一路”倡議,積極“走出去”,增強品牌影響力。鼓勵國內企業、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社會團體積極參與服務業質量相關國際和區域性標準、規則的制定,促進中國服務標準、計量、認證認可體系與國際接軌,並起到引領作用。

  第三,服務創新重要性凸顯,包括顧客參與的全員創新是趨勢。目前服務同質化嚴重,缺乏服務特色和服務創新。從結構視角看,批發零售、交運倉儲、住宿餐飲等傳統服務業在全部服務業中所占比重仍然較高。代表經濟轉型未來方向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不足,缺乏服務特色和服務創新。具體表現為:一是有利於創新的服務行業的發展不足,如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品牌策劃、營銷咨詢服務業等發展極為不充分,制約了國家的自主創新能力;二是服務企業內部缺乏創新意識和體制機制,許多服務企業甚至沒有研發部門,造成服務創新不足,供給與需求不匹配。在中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進程加快的背景下,新技術、新形勢使服務創新重要性更加凸顯。

  第四,亟需服務業全面質量管理與監督體系的設計、構建和實施。目前中國多數服務企業沒有質量管理部門,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管理意識薄弱,缺乏質量計劃、質量控制、質量改進、質量攻關、質量比對、質量風險分析、質量成本控制、質量管理小組等先進技術手段和現代質量管理理念方法的應用。服務業全面質量管理與監督體系的設計、構建和實施是未來趨勢。包括頂層設計、質量標準設計、監督監管3個方面。

  頂層設計方面。中國服務業發展和質量的全面提升需要國家戰略層面的宏觀頂層設計,需要系統性思維,需要涉及服務業質量提升體制機制創新、方法創新,以及質量標準規範體系的創新等方面的頂層設計。

  質量標準方面。由於服務的無形性、差異性、不可儲存性、服務與消費的同時性、顧客的參與性等特性,構建服務業質量標準規範體系比製造業複雜得多。世界範圍內服務質量標準體系建設都是匱乏的。特別是互聯網等新興行業的快速發展,更加突顯了服務質量標準規範體系建立的必要性和複雜性。

  監督監管方面。中國服務業質量的監督監管目前還處於探索、摸索階段,法律、法規、制定體系極其不完善,特別是新興服務業質量的監督監管,由於技術含量高,更加匱乏,已經對互聯網+、電商、平台、共享(分享)等新經濟、新動能的持續發展產生制約影響,突顯了市場監管同步創新的必要性。

  促進中國服務業科學發展的對策建議

  文章提出,深化理論研究,創新服務業管理理論體系。互聯網等新興行業的快速發展,在服務業管理理論研究方面,突顯了中國與世界處於同一起跑線的優勢。我們應該抓住這次千載難逢的好時機,加大理論研究支持力度,從根本上、體系上提高服務創新能力、提升服務業國際競爭力,建立科學化的服務業管理理論及監管體系。

  深化專業分工,創新一二三產業、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與現代服務業協同融合模式,構建服務生態體系。創新製造業與服務業、農業與服務業協同融合模式,構建包括服務型製造、服務型農業的服務生態體系。打破企業大而全、小而全,不斷深化製造業企業專業化分工,增強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與現代服務業協同融合能力,創新協同融合模式,整合資源要素,構建服務生態系統。加快科技研發服務與產業鏈協同融合發展,深化產業鏈和相關金融服務的產融合作,鼓勵開展服務外包和業務協作,大力發展品牌設計、形象策劃、管理咨詢等服務企業。服務生態系統由各個企業組成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和服務鏈組成。融入到系統中的每個企業,與其他企業合作共贏、相互成長、相互賦能,彼此融合交叉並相互滲透,最終形成滿足顧客個性化需求的服務生態體系。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