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華時評:超越“認知藩籬”消弭“理解赤字”
http://www.CRNTT.com   2019-12-09 11:48:12


 
  這種“理解赤字”,也不乏人為設置的“玻璃幕墻”。沃克在書中提到中國追求和諧、雙贏的價值理念與和平屬性,但美國一些保守派認定,強大起來的中國必然會成為美國乃至世界的威脅,為此四處慫恿他國對抗中國,甚至炮製中國取代美國霸權的所謂“百年馬拉松戰略”,意在將普通美國人的對華認知引向歧途。

  中美歷史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道路、現實國情不同,存在分歧誤解在所難免。解決分歧的正確途徑是加強接觸與溝通,不斷消除認知偏差,擴大相互理解的領域,唯有如此才能管控分歧、消除誤判。阻斷交流,築籬修墻只會適得其反。

  消弭“理解赤字”,保持接觸是前提。一個開放、進步和友善的中國,需要走近才能發現,很多外國人說,“來之前覺得中國是個謎,來之後自己成了中國迷”。沃克之所以得出“中國治理模式適合自身發展,有效回應人民需求”的論斷,正是源自他15年來每年五六次的頻繁訪華。上世紀80年代起,美國學界先後湧現出一大批 “知華派”學者,他們基於大量田野調查和深入研究,為美國人深入理解中國打開了更多扇窗。

  消弭“理解赤字”,彼此尊重很關鍵。沃克在書中說到,當今中國體制、價值觀深植於中國歷史、文化和社會現實中,必須尊重。上世紀70年代中美關係破冰的歷史證明,只要放下偏見,抱持尊重和理性態度,美國人是能夠客觀對待兩國差異的,對中國的理解也會更加全面和深入。沃克認為,中國文化注重名譽和尊嚴,所以在貿易摩擦等問題上,“哪怕他們對中國文化有一點點理解,也應該明白中國人不會屈服於這種壓力。”

  消弭“理解赤字”,需要超越零和思維。沃克在書中指出,中國追求和諧、雙贏,美國則崇尚零和博弈,雙方存在較大理念差異。但差異不應成為交流障礙,更不能成為對抗理由,已故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奧克森伯格曾指出,中國崛起是當今世界最重大的政治事件,美國要做的應是調整心態,超越零和思維,而不是針鋒相對,製造誤解。

  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也曾說過,唯有相互交流我們各自的才能,方能共同點燃我們的智慧之燈。美國對華“認知藩籬”並非不可超越,中美合作必將是兩國和世界之福。“與其嘗試改變,不如嘗試理解”,沃克書中提出的勸誡良言值得聽取。

  來源:新華網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