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發展戰略與動力能力
http://www.CRNTT.com   2019-12-06 08:37:40


 
  優化區域增長動力。按照“全面開花、多點突破、板塊輪動、協同發展”的戰略思想,在繼續落實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等戰略的同時,加快構築以“交通沿線和物流大通道——物流節點城市——交通和物流經濟帶”為骨幹依托,大力建設“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珠江經濟帶和西江經濟帶,大範圍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

  優化外部增長動力。深化對內對外開放,深度參與國際分工、融入全球價值鏈、推進貿易便利化、推動貿易和地區一體化,增進與新興經濟體的合作,更大範圍獲得國際資源;廣泛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推動全球治理新規則制訂;培育跨國企業;利用全球生產要素資源,引進技術、人才、外資和風險資本,鼓勵與外資聯合研發,共同開拓,共享成長、共同進步;加快完善海外投資法律法規,加快國際接軌,加強對外政策的戰略規劃和協調;穩定國際需求,優化出口結構,提高出口效益,發揮其協調經濟結構、緩解產能過剩的作用;維護和平的國際環境,為增長創造穩定的外部環境。

  優化制度增長動力。健全和完善市場機制,建立統一的國內大市場;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制定負面清單、行業准許清單、政府權力清單和企業失信清單。企業“非禁即入”,政府“非准不可為”。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政府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減少政府行政干預,更好地發揮宏觀調控作用;改善企業發展環境,降低交易成本,激發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的發展活力;完善產業政策,從傾斜式產業政策向普適性和傾斜式有機結合轉變;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供積極的公共和社會化服務,營造良好社會環境;深化教育制度改革,放寬教育服務的准入,提高勞動者素質。

  優化文化增長動力。一個國家的增長能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國民的價值觀。中國經濟需要內在的文化動力。在全社會大力倡導和樹立“以人為本”、“開放、創新”、 “開拓、進取”、“平等、尊重”、“包容、責任”、“誠信、合作”、“綠色、生態”等社會觀、倫理觀和價值觀。

  增強經濟持續發展的能力

  文章提出,中國經濟要保持穩健增長,需增強若干能力:全球連接和流動的能力、市場資源配置的能力、開放的能力、創新的能力、政策有效性的能力、全社會協同的能力等。

  增強全球連接全球流動的能力。加強中國與各國在交通運輸、信息通信、物流、數據、金融、文化等連接,為中國在全球範圍內高效集聚“五流”(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和人員流)創造便利的條件,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廣闊要素保障。下大力氣改善中國的“五流”運行績效,將是改善中國宏觀經濟績效的重要支撐。

  增強市場資源配置的能力。通過市場供求機制、價格機制、競爭機制等優化配置各種要素,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創新,為經濟增長提供長效機制。中國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健全市場體系,完善市場供求、價格、競爭、外部性內部化等機制,以便為經濟增長創造適宜的“土壤”。

  增強開放的能力。以全球視野和戰略思維,經略周邊,布局全球。以出口帶動產業發展,以進口促結構優化升級,推進中國工業化向縱深推進。中國對內對外開放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對內消除各種地區間、部門間壁壘,對外實現高水平引進來和大規模走出去。增強中國在國際資源整合能力、人民幣的國際定價能力、中國文化的國際彰顯能力,提升中國的戰略發展空間。

  增強創新的能力。尊重科研工作與創新活動的自身特點,為科研人員營造寬鬆、包容、自由的環境;科研經費的使用堅持創新績效導向,要給予知識創造以實實在在的物質激勵,讓創新人員創新行為有獲得感;提高科研團隊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收益分配比例,降低科研成果轉化稅率;保護知識產權,構建一種激勵全體勞動者創業創造創新的機制。

  增強政策有效性的能力。讓政策成為消除妨礙中國經濟增長和結構優化升級的有效手段,而非妨礙或阻礙增長的因素;許多政策需要做出調整,以降低對企業發展的束縛,降低企業運行的交易成本,為企業發展營造一種公正、公平、統一、開放、寬鬆、安全、穩定的環境。

  增強全社會協同的能力。在全社會資源已經極大豐富,新科技革命新產業孕育發生的背景下,通過大規模社會協同,能夠釋放出巨大的發展能量,激活巨大的社會沉澱資源。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