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台灣視角解析“習五點”
http://www.CRNTT.com   2019-12-14 00:19:25


 
  三、前景未必悲觀――台灣民意的流動性

  當前台灣民意大多數反對“一國兩制”,這應是事實。但因此而認為和平統一無望,而必須企求於其他激烈的手段來達成,實際又不盡然。必須提及,台灣是開放多元的社會,每次選舉就是政黨政見經過選民投票的一次考驗,台灣的民意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受到內外部環境與當時期時事的影響而成。此看起來似乎多變無常,但仍有其可預測性。

  一個很好的例證,就是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在學運期間,受到運動衝擊的影響發酵,台灣社會瀰漫著反中的情緒高漲,這個情緒一直延續到2016年,導致了國民黨在總統與立委大選上全面挫敗。然而不到兩年,2018年的九合一大選,結果呈現截然不同的局面,輪到民進黨大敗。這期間選民意向的轉變,似乎頗耐人尋味。必須瞭解,民意有自己的走向,這個流動趨勢看似無常理可言,卻往往能夠在其任意轉換的過程中運作出自我的規律。

  檢視過往台灣民眾在統獨議題的取向,可以發現呈現彼此消長的局勢,並未有一個定局。當前台灣尚未形成足夠的共識,能夠在統獨議題上得到定於一尊的決議,得以朝向立即變更現況,取得全新定局的方向演進。換言之,民眾對於統一與獨立的意向,尚在游移與摸索之中。就這點而言,無論就統一或者獨立,足以顯示其時機均尚未成熟。

  總的而言,當前台灣民眾不接受“一國兩制”,並不表示“一國兩制”永遠不可能成為台灣民眾的選項。台灣民眾祇是就當下的現實條件,對於“馬上”採行“一國兩制”統一的這個命題,表達了否定的態度。至於未來如何,則尚未可知。誠如上述,台灣的民意向來是隨著時間、議題、內外部因素刺激而在不斷進行調整的。假如時機成熟,所有內外在環境因素於某時匯集在一起,而使得潮流往有利於“一國兩制”推行的方向移動時,自然而然會在主流的台灣民意上反映出如是的勢頭。至於這樣的理想狀態應具備何等的主客觀條件,而又該如何塑造出如是的條件因素,使統一大業水到渠成?這就是中國大陸方面所要思考的重要課題。

  叁、兩岸“和平統一”前提塑造之芻議

  一、“統一”是不可逆的發展

  必須理解台灣民眾對於“一國兩制”有排拒心理的這個事實。我們必須要認知到,統一是一個過程不可逆的工程,尤其當我們視和平統一為最高原則,這點尤為重要。如果統一的狀態已經發生,然後卻又出現了可逆現象,則意味著和平統一的破局,其後果很可能就導致了戰爭。假若在各種內外複雜因素的交織影響下,戰爭手段還是無法促使統一強制完成,那麼兩岸就必然回復到冷戰時期的絕對敵對狀態,漸行漸遠。

  在習五點中,相當新意地提出了“兩制的台灣方案”,並以此來作為對台灣所施放的一種善意,實際上卻可能無法讓台灣民眾感受到如是的效果。對部分台灣民眾而言,當前大陸要求台灣方面提出“一國兩制”的台灣方案,就是逼迫台灣將“統一”的議題,在非台灣民眾預期的時間點與非意願的狀態下,強行搬上檯面討論。這並不是他們能夠接受的事態發展。

  二、大陸要有意願為“統一”進行改變

  在習近平的促進兩岸民眾心靈契合的前提下,大陸推出了眾多的惠台政策,給予赴大陸投資、生活與求學就業之台商或者台生以優惠,這是當前大陸方面直接針對台灣民眾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對於承認九二共識的台灣地方首長之縣市,給予開放經貿與旅遊上交流的便利,則是針對台灣內部的惠台措施。

  然而“施惠”對於改善形象、扭轉對方既定印象固有其效果,然而也有其局限性。“施惠”必然有主從之分,而產生施與受的不對等關係。此固然可以建構出雙方互動中的定位與關係,但並不利於在保持主體性的前提下所進行的融合。   其次是,“施惠”即便其牽涉的範圍廣泛,客觀上仍無法遍及所有的台灣民眾。一般而言,會接受大陸惠台政策的台灣民眾,其在政治認同的光譜上,本就是偏向擁有“中國意識”的群聚。在一般台灣民眾的統獨光譜中,反而是“保持現狀”派擁有最大多數的民眾,施惠政策對於爭取這些“保持現狀”多數派是否有所助益,值得進一步的商榷。

  兩岸統一,其實很像兩家人和親,即將由兩個各異的家庭合而為一,一起共同生活。雖說一國兩制的倡議,在政治社會體制的差異上給予了趨同的空間,由於前述之統一是個不可逆的進程,一旦合婚完成,已不容反悔。實際生活中的婚姻結果不順利,還可以分居甚至離婚,退回至原來狀態,從頭來過,但政治統一卻不行。因此,被統的一方,對統一懷有抗拒的心理,應在情理之中。所以作為主體去統一他人的一方,就必須釋出最大的善意,以卸除掉對方的戒心與疑慮。

  所以在統一的議題上,中國大陸必須要更換一套新的思考模式。除了繼續以“我能給你什麼”作為促統的善意表達,還要展現出另一種情操,那就是為了實踐統一,我願意讓自己“改變”些什麼。願意自我改變與調整,才是兩個差異極大的行爲體,能夠促進對談甚至融合的前提條件。藉由自我改變,不但釋放出善意,還能降低兩造雙方的差異性,卸除形勢弱的一方的擔憂,進而促進共融性。在此前提下的統一,才具有長治久安的基礎。

  肆、對於兩岸“和平統一”有利環境塑造之芻議

  1.兩岸事務之定位基礎,宜回歸到分裂分治的歷史源頭

  洽談統一議題,首先要在顧及台灣民眾對於台灣主體性感情上的認知與堅持。因此兩岸關係地位之界定,就成為影響自我認同與交流往來的關鍵因素。當前維繫兩岸關係的通關密語,就是“九二共識”。然而正如“一國兩制”一樣,由於時空因素的變遷,九二共識也因為環境條件的不同,而產生了對其內涵的認知歧異。

  國民黨方面慣稱九二共識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大陸堅持的“一中”定義,就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在國民黨經由大選取得執政權時,為了實踐兩岸交好,維持兩岸的和諧關係,大陸會默認國民黨自“九二共識”所演繹的“一中各表”,但是當大陸認為需要嚴守立場時,“九二共識”就是一個中國原則,沒有各表的問題。

  如果嚴格審視國民黨的“一中各表”的意涵,那就是我稱我認知的中國是“中華民國”,你稱你認知的中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是屬於雙方各自主觀上的認定,必須是一種默契,永遠不可能在同一正式場合上並存,也就是“王不見王”。準確的說,這是描述延續自內戰所造成的分裂分治事實狀態下的兩岸關係。當年是“漢賊不兩立”、“有我無敵、有敵無我”。時過境遷,今日大家已經不再稱對方為匪為犯,但“九二共識”的基礎,就是在這種相互否認之下,進行實質性的接觸與交流。所以才會有所謂的“一中各表”的詮釋。

  大陸方面對於“一中各表”的顧慮,在於“一個中國各自表述”這個界定中,隱含有“兩國論”的成分,即便沒有,也可能成為製造“兩國論”的前奏。同時,當前大陸已是世界大多數國家公認為中國唯一的法統代表,所以在“九二共識”中祇能有一個中國,那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否則對大陸而言就是自失立場。

  民進黨對於“一中各表”前提下的“九二共識”,將其進行了刻意的曲解。他們認為,凡兩岸接觸的正式交流場合上,就必須要有各自表述的實際行動,才算真正的“一中各表”。殊不知,這樣一來就落入了“王見王”的陷阱,違背了“一個中國”的原則。

  2.中國大陸要做出有重大影響的實質改變

  要中國大陸做出政治體制上的改革,不管幅度多大,就中短期而言,是不太可能的企望。因為習近平在十九大時,就已經標榜了當前北京共識的優越性,那就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並標舉“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習近平認為這是有別於西方制度的另一條國家致富之道,所以如何要求中國大陸方面作出某種政治變革,而又能使得台灣民眾感受到“改變”所傳達出的善意呢?

  筆者在此的建議是,暫時無須觸及至政治與制度層次,祇要在中國文化上尋求改變的主題,那就是中國文字。當前兩岸雖是使用同樣的語言文字,但是卻有簡體字與正體字之別,這個差異將兩岸分裂分治的狀態更為凸顯,造成兩岸民眾自然而然產生的隔閡感。蓋文字是一種符號,符號具備有傳達某些特定訊息的功能。台灣識正體字的人,凡看到簡體字的書籍文章,自然就會產生“非我族類”的先天印象,“台灣”與“大陸”之別油然而生。如果中國大陸能夠正視這個現象,將正體字的使用解禁,使簡、正體字也能夠成為民眾日常並用的文字系統,或可某種程度地增進兩岸民眾的認同感。而這僅是屬於文化層面的事務,在弘揚中華文化的大旗之下,也具有十足的正當性,難度也不高,同時也是兩岸去異求同的一個重大舉措,相信台灣民眾對此會相當有感的。

  結論

  “維持現狀”祇是一種政策宣示,但並不是說一切狀態都是處在靜止狀態,歷史長河永遠都在向前滾動,“現狀”也會無形中往前推移發展,而進入另一個新的境界。故大家都必須深謀遠慮。假如統一乃大勢所趨,那麼如何能夠在最符合兩岸人民福祉,在最平穩順利的狀態下實施統一,這就是吾人的責任。這也是本篇的旨趣,從台灣的觀點著手,檢視台灣民意對於“習五點”的反應,以及相關的延伸議題,期望能夠帶給政治決策當局更多思考的面向,採取更周延的施政取向,以達到兩岸雙贏的最大目標。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9年12月號,總第264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