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去年華為為歐洲GDP貢獻128億歐元
http://www.CRNTT.com   2019-11-06 16:28:51


 
  以光計算為例,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現代社會需要處理的數據幾何級猛增。然而這些數據種類越來越多,而摩爾定律的限制讓計算機的處理速度難以同步提升,導致使用一種計算架構實現所有數據的處理成本非常高。科學界公認,異構計算是突破摩爾定律的路徑之一。而華為投入光計算的研究,利用光的模擬特性,以“模擬計算”進行加速。比如在人工智能領域,計算量的80%集中在矩陣變換、最優求解等領域,這些運算用傳統的CPU來負責,效率非常低。而如果用光計算,效率可以提升百倍,因為光本身具備衍射、散射、干涉等天然特性,因此光計算省去大規模的數模轉換過程,在這些特定的領域有著天然優勢。試想一下,隨著智能計算的推廣,80%的計算量可能更加合適用新的計算架構,效率百倍地提升,那麼摩爾定律的困境,就會很大程度上被克服。

  量子計算也是最近國際上的熱門話題。在回答外國記者有關華為在量子計算研究方面的進展時,華為法國數學研究所所長梅魯阿內·德巴表示,5G時代之後,計算將在未來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華為已經在光計算領域進行相應研究,但光計算的發展需要大量業界的配合,以最終研究出光處理單元、光速度計算等。同時,量子計算也是未來非常重要的研究選項,它也需要非常長期的投入。谷歌公司近期發表關於“量子霸權”的論文,提到他們在這方面的突破。不過量子計算的研究仍舊在初級階段,想要在6G時代真正應用,還需要進一步的突破。

  合作、合作、合作

  在創新日大會現場,《環球時報》記者感受最多的一個主題詞就是合作。從華為的科研團隊、歐洲議會的議員,到與會的中外媒體記者、高校研究人員,紛紛用自己的體會講述“在當前國際局勢下”合作的重要性。

  一名牛津大學的經濟學家用一連串數字說明合作共贏的重要性。牛津經濟研究院歐洲和中東經濟影響力咨詢主管皮特·柯林斯發表題為“華為在歐洲的經濟影響”的報告。該報告稱,2018年華為為歐洲提供總計128億歐元的GDP貢獻,相比2014年大幅增長,即便考慮到通貨膨脹因素,年度增長率也達到19%。其中包括25億歐元的直接影響,54億的間接影響和49億的誘發影響。而獲得收益的範圍是整個歐洲,很多國家都很大程度上得到華為的經濟貢獻,華為在歐洲直接雇用1.3萬名員工,供應鏈雇用8萬名員工,此外還有7.6萬名員工因為華為員工的消費而獲得就業。如果按照教育和醫療行業的平均工資4萬歐元年薪計算,2018年華為給歐洲的56億歐元稅收,相當於13.6萬名歐洲教育和醫療行業員工的年工資額。

  還有外國記者提問稱,華為如何看待“美國政府表示將向美企發放向華為出售零部件許可證”?徐文偉回應稱,華為希望向全球客戶提供最好的產品與服務,如果有美國企業進一步向華為提供他們的相關產品,華為表示歡迎。但如果沒有,華為依然會保持穩健與逐步成長。他強調,在5G領域,華為可以不依賴任何美國公司的元器件,仍然保持行業最領先。

  (來源:環球網)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