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不必為個別車企“被破產”焦慮
http://www.CRNTT.com   2019-10-20 08:29:22


  中評社北京10月20日電/日前,獵豹汽車、眾泰汽車、華泰汽車、力帆汽車四家車企被平安銀行點名排查風險的消息刷爆朋友圈。這份出自平安銀行的內部郵件稱,“四家車企年底將進入破產程序,預計涉及上下游汽配供應商產業鏈合計約500億元壞賬”。儘管這四家車企先後通過不同渠道“正名”,但未能平複公眾的焦慮。

  經濟日報發表記者楊忠陽評論文章表示,這四家企業究竟是否真的如郵件所說“年底將進入破產程序”,僅憑目前公開的信息,還很難得出定論。然而,一個無法回避的事實是,當前這四家企業經營確實出現了異常。以華泰汽車為例,截至2018年底,華泰負債合計375.66億元;今年前9個月,其銷量只有2萬多輛。這樣的經營業績的確很難撐下去。

  不過,公眾也不必為這些車企“被破產”過度焦慮,畢竟上述四家企業並非主流車企,其年產銷量和影響力在業界較小。相反,這些企業“被破產”,或許是中國汽車產業在調整中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信號。

  受多種因素影響,去年7月份以來,中國汽車市場已持續15個月下滑,產業正在經歷深刻調整。這對於不少車企和經銷商來說比較痛苦。因為隨著車市從增量市場競爭轉向存量市場博弈,一些沒有競爭力的企業很難再有生存發展空間,被淘汰只是時間問題。但這樣的調整對汽車產業來說卻是十分必要的。

  文章稱,截至目前,中國汽車企業還未經歷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大浪淘沙。過去20多年來,由於強勁增長的消費需求引發市場快速擴容,大部分車企不需要怎麼努力,就能活得有滋有味。時至今日,中國擁有130多家整車企業,居全球之首,但產業現狀是“大而不強”,特別是在自主創新能力、資源利用效率、產業結構水平和質量效益等方面,與汽車業發達國家相比差距甚遠。

  國際產業發展經驗表明,汽車是一個規模經濟和品牌高度集中的行業。企業只有通過充分的市場競爭,在全球範圍內兼並重組,不斷淘汰落後,在本土和海外兩個市場形成較大產銷規模,才能成長為擁有世界級品牌的跨國巨頭。經過130多年的大浪淘沙,現在德國、日本、美國、法國、韓國剩下的汽車集團數量已經很少,但這些剩下來的企業每年的產銷量卻更大了,競爭力更強了,經營質量無一例外地都獲得較大幅度提高。

  文章認為,淘汰賽進程加速,其實更多反映的是成熟理性市場形成過程,也是優勝劣汰的過程。如果說在這場淘汰賽中,自主品牌頭部企業也出現了類似危機,確實值得警惕。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吉利汽車、長城汽車市場表現較好。以長城汽車為例,今年前9個月,其銷量達到了72.4萬輛,實現了7%的增長。市場呈現出“強者恒強,弱者出局”的特征,表明中國汽車產業正在利用市場競爭規律加速洗牌。企業惟有堅持創新驅動,增強自身實力,才能在越來越殘酷的市場競爭中避免被淘汰。

  更重要的是,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推進,全球汽車產業正迎來新一輪結構調整,中國汽車產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如果本土企業能夠圍繞“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發展新趨勢,加快提升創新能力,實現“質量、效率、動力”三大變革,強身健體,不僅不會被淘汰,還會贏得未來發展新優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