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廖昌永:讓美妙之音“聲”入人心
http://www.CRNTT.com   2019-09-03 11:45:19


 
  廖昌永記得一件事情,他從國外比賽獲獎回來,一下飛機,周老師對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要夾著尾巴做人”。“她對我說,你沒有成名以前,在外面看見別人不打招呼,可能你沒在意,反正人家也不認識你。但是當你獲了獎有了成績的時候,和別人擦肩而過不打招呼,人家就會覺得你有什麼了不起。”在不少人印象里,“夾著尾巴做人”多少有些貶義色彩,但是廖昌永理解老師的教誨,這是一種對藝術的敬畏感、對人生的敬畏感,“榮辱不驚,遇到開心的事情不要得意忘形;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也不要自暴自棄。一個藝術家要經得起人家對你的讚揚,也要受得住命運給你的歷練。”

  學藝貴在做人。有一件“小事”,令他至今難以忘懷。有一次廖昌永到一個小鎮演出,原本約好了去老師那兒上課,頭天晚上臨時給老師打電話請假,說自己明天要去演出。老師聽後接連問他,有演出為什麼不早和她說,都要演唱哪些作品?“我說,這不過是個小演出。就這句話,老師狠狠地把我批評了一頓。”時隔多年,廖昌永還清晰記得老師的訓導:“要對得起主辦方和聽眾的信任,要對得起老百姓拿著辛辛苦苦掙來的錢買你的票。哪怕是縣文化館的演出,你也要把這裡當成世界頂級舞台。演出沒有大小,作品沒有大小,角色沒有大小,只有你對藝術的態度有大小。”

  除了對藝術的敬畏,周老師一生好學也給廖昌永留下深刻印象。他回憶,當年互聯網不發達,音樂界的最新信息只能來自於國外最新的資料。他每次去國外演出之前,都會問給老師帶什麼樣的禮物。“她說什麼都不需要,如果發現最新的譜子、最新的唱片、最新的演出視頻幫她帶些回來,她要了解和學習。”廖昌永說,上海音樂學院舉辦的大師班,出勤率最高的永遠是周老師,不管開講的是世界頂級藝術家,還是到校進行學術交流的年輕教師,她都在台下聽。

  4 高流量是柄雙刃劍

  1968年,廖昌永出生在四川成都郊區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他的音樂啟蒙“老師”是村里的大喇叭和家里的收音機。“那時候上學路上從收音機或是村里大喇叭里聽見什麼就唱什麼,歌劇《我的太陽》、京劇、黃梅戲都唱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