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廖昌永:讓美妙之音“聲”入人心
http://www.CRNTT.com   2019-09-03 11:45:19


 
  “條件越好對我們的要求也會更高。從學科的規劃到學校的發展,以及各學科委員會的建設,都要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廖昌永解釋說,國家對弘揚優秀中華傳統文化越來越重視,學院一方面要繼續學習西方優秀藝術,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中國民間傳統文化。

  據了解,隨著國際交流日益增多,國內藝術院校與國際著名的院校合作辦學的機會也越來越多——上海音樂學院與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合作組建英皇聯合學院,和伯克利音樂學院合作成立了現代音樂學院。此外,上音還成立了賀綠汀高等音樂藝術研究院以及全國首家中國民族樂隊學院,努力創建中國民族音樂的音樂體系,先後推出了《賀綠汀》《一江春水》《日出》《湯顯祖》等民族歌劇。

  “我們都說筆墨當隨時代,但創新不能不尊重傳統,不能不管不顧地往前走。”身為一名美聲歌唱者,廖昌永毫不掩飾自己對演唱中國藝術歌曲的渴望。“中國人唱中國藝術歌曲,那是從心底流淌出感情來。”他回憶說,早年間去國外參賽,唱的都是德、法、俄、英文的藝術歌曲,發音是否準確是很重要的評分標準。從那時起,他就期盼比賽曲目里有中國人自己的藝術歌曲。廖昌永當年做了一件頗有些驚世駭俗的事兒,把當代流行歌曲改編成藝術歌曲。於是,人們聽到了不一樣的《在銀色的月光下》《橄欖樹》《征服》。在他的眼中,能打動人的就是好音樂,無關流行還是民族歌曲。“流行音樂和古典音樂並不天然排斥,如今的古典音樂,曾經也流行過。而且,正是大眾的喜愛讓它傳承成為古典。”

  其實,自1920年中國第一首藝術歌曲《大江東去》誕生,上海音樂學院一直是中國藝術歌曲的創作重鎮,作曲家蕭友梅、黃自、譚小麟、賀綠汀等,在藝術歌曲創作史上都赫赫有名。“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上音的傳統,專注於中國藝術歌曲的挖掘、整理和推廣。”不過,眾所周知,起源於17世紀意大利的美聲,因其歷史悠久,加之演唱難度大、專業要求高,在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內,始終是高雅音樂的代名詞,與大眾距離感明顯。這就需要更多真正懂專業的引路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