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姚洋: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
http://www.CRNTT.com   2019-08-04 07:58:40


發展高質量的製造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重要抓手。
  中評社北京8月4日電/高質量發展是今後一段時間中國經濟轉型的方向。近年來,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國內消費的比重增加,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過剩產能大大減少;房地產庫存不斷消化;杠杆率快速上升的勢頭得到抑制。在這個節點上,中國經濟迎來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2.0版本,其核心就是高質量發展。

  經濟日報發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文章表示,推動高質量發展,從何入手?從世界範圍的經驗以及中國的具體實踐來看,發展高質量的製造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重要抓手。

  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是一些國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動力

  文章分析,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上只有11個經濟體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功邁入了高收入國家的行列。在這些經濟體的諸多共性中,製造業的發展是最顯著的特征之一。在經濟發展的早期,這些經濟體都經歷了持久和深入的工業化,並在進入中等收入之後20年至25年達到頂峰;此時,製造業就業比例達到35%,增加值達到國民生產總值的40%以上。在此之後,這些經濟體開始去工業化過程,製造業的就業和增加值份額都開始下降,但是,製造業的勞動生產率繼續保持上升勢頭,說明製造業的創新和升級仍然非常活躍。反觀那些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經濟體,它們既沒有徹底的工業化,也沒有製造業的持續發展。製造業之所以是造成兩類國家分野的主因之一,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製造業是一個國家技術創新的源泉。製造業的部門很多,新產品層出不窮,舊產品的改進空間也很大,因此具備近乎無限的創新空間。反觀資源產業和服務業,創新的空間就相對有限。資源產業發展到今天,其采掘技術已經非常成熟,進步空間很小。在這種情況下,豐富的資源往往不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福音,因為社會的注意力會集中在對資源的爭奪上,由此極容易造成畸形的產業結構和腐敗的風險。而服務業的技術進步空間也很小,容易形成過度的“創新”。比如,美國在上世紀90年代金融自由化之後,金融創新層出不窮,金融部門迅速膨脹,從而造成了整個經濟的過度“金融化”,對實體經濟造成了嚴重的擠壓,中間技術的企業紛紛遷移到海外,製造業大幅萎縮,中間工作機會消失殆盡。當今美國社會的撕裂,與其畸形的經濟結構有很大的關係。

  其次,製造業是高質量服務業發展的動力。在許多發展中國家,服務業的規模遠大於製造業,但這不等於說它們的產業結構很完美。恰恰相反,這些國家的服務業都是像家政服務、餐飲這樣的低端服務業,金融、保險、設計、咨詢和教育這樣的高端服務業比例很低。高端服務業一定是在國民收入達到一定水平之後出現的,而早期收入水平的提高,只能由製造業提供。另一方面,製造業本身的發展,也催生針對企業的高質量服務業。服務業的本質之一就是服務於製造業;沒有成熟的製造業,就不可能有好的服務業。

  第三,製造業是一個國家在國際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的關鍵。保持國際競爭力不僅是為了把產品賣到別的國家去,更是為了提升本國經濟創造附加值的能力、保持國內經濟的穩定。許多發展中國家擁有很多的資源,卻總是處於國際產業鏈的低端,陷入國際貿易分工的陷阱中不能自拔。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本國工業基礎過於薄弱,無法生產高附加值的產品。另外,由於沒有像樣的工業,許多發展中國家不得不依賴進口提供民眾的日常消費品,一旦出現國際市場供應緊張或本國貨幣貶值的情況,國內物價就會暴漲,從而造成社會的動蕩。

  中國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恰逢其時

  文章指出,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前30年的艱苦奮鬥和後40年的強力趕超,中國的工業化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國製造業的增加值和出口產品價值均居世界首位,並且擁有世界上最齊全的工業門類和最大的產業大軍;在一些高科技領域,中國已然進入世界第一陣營。與其他成功的經濟體一樣,在深入工業化之後,中國也進入了去工業化進程。但是,去工業化僅僅指的是工業就業和增加值份額下降,而不是說工業停止增長。恰恰相反,現在正是需要製造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時候。

  與先進國家相比,中國製造業的質量仍然擁有巨大的提升空間。中國的人均收入仍然只是美國的四分之一左右,我們沒有必要因為這個差距而感到自愧弗如。過去70年的偉大成就告訴我們,中國有能力在短時間內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

  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擁有巨大提升空間

  文章認為,製造業是強國之基,從根本上決定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擁有巨大的提升空間,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首先是要發揮市場的作用。在工業化的高峰時期,製造業的發展路徑是比較明確的;特別是在中國,出口是推動中國工業化的重要手段,因而,政府只要促進出口產業的發展就完成了一大半的任務。在工業化高峰過去之後,上大項目、搞大工程的時代結束了,精細化成為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在這個階段,市場分散的挑選機制就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創新的最大特點是不確定性,而處理不確定性的最好辦法是分散決策,因為分散決策不僅有利於收集信息,而且有利於降低失敗之後的成本。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