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一面撈紅利一面遏華 澳政府“兩面下注”
http://www.CRNTT.com   2019-07-24 10:11:20


 

  而讓人覺得“擰巴”的是,澳大利亞在軍事安全領域靠攏美國、針對中國的同時,卻在經貿合作領域緊緊端住中國的“飯碗”,不願放手。莫里森政府近期一系列表態便將這種想在中美之間尋求平衡的糾結心態展露無遺。

  在回應出訪所羅門島國一事時,莫里森曾表示,不希望澳大利亞卷入中美之間的“二元分析”,稱“澳大利亞歡迎中國的經濟發展與經濟進步”。更早之前,談及中美經貿摩擦,莫里森將中美分別比作澳大利亞的“客戶”和“朋友”,稱澳大利亞沒有必要在兩國之間選邊站。

  “如今看來,莫里森政府在對華政策上的雙向性與前幾任政府很相似。”王曉鵬分析稱,這源於每任政府上台後都面臨的兩個基本現狀。“一方面,近年來,特別是中澳自由貿易協定簽署後,與中國保持緊密的經貿往來成為澳大利亞實現自身發展的必要條件和深度需求;另一方面,多年來,美國借意識形態和政治體制的趨同性,一再對澳施加政治影響,拉攏其共同遏制中國。一些西方媒體及澳政客則持續鼓吹‘中國威脅論’,在澳輿論場形成對華不利的不實輿情。”

  既想依賴美國尋求“安全感”、謀求自身地區戰略優勢,又摘不掉看待中國的“有色眼鏡”、舍不得中國的市場紅利,澳大利亞想要的很多,卻難盡如其願。

  “這種對華政策的雙向性持續下去,會在事實上造成澳大利亞外交政策的‘自我分裂’,最終的損失將由澳大利亞自己來承擔。”王曉鵬說。

  對華“分裂症”傷害自己

  實際上,澳大利亞政府已經開始嘗到外交政策“分裂”造成的苦果。

  澳大利亞外交外貿部統計顯示,2018年中國對澳投資額僅為峰值時的1/4。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給出更加直觀的數據——去年,中國企業對澳投資僅為48億澳元,是2017年的一半。報告的作者之一彼得·德萊斯戴爾認為,陷入緊張的澳中政治關系正在損害雙方經貿關系,澳大利亞必須采取更多措施使澳中關系重回正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