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依靠金融科技破解中小銀行發展瓶頸
http://www.CRNTT.com   2019-07-05 08:59:16


  中評社北京7月5日電/近日,在介紹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有關情況時,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的政策對解決“不願貸”“不能貸”問題具有較強針對性,接下來還要解決金融機構“不會貸”的問題。

  農村金融時報發表記者魏再晨評論文章表示,截至5月末,全國金融機構單戶授信1000萬元以下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為5.9%,比大型企業和中型企業貸款不良率分別高4.5個和3.3個百分點。這反映出不少銀行在給小微企業貸款時,缺乏好的風控方案和手段,“不會貸”問題較為明顯。

  截至目前,為引導銀行業將信貸資源更好服務小微企業,監管層出台了不少差異化監管政策,放寬了對小微企業貸款的監管考核、不良貸款容忍度等方面的要求。這只是外力。建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長效機制,還要引導和幫助銀行從內部解決自身存在的“不會貸”問題。

  文章認為,發展金融科技是一條值得探索的路徑。小微企業普遍存在可抵押資產不足、擔保難尋等問題,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做好風控進而發放的信用貸款,更加符合它們的需求。從行業數據來看,信用貸款占全部小微貸款的比重正逐漸上升,未來金融科技在小微企業貸款業務中扮演的角色將日益重要。

  與大行相比,中小銀行要解決“不會貸”問題,對應用金融科技“補短板”的需求更為迫切。近期,大型銀行轉型服務小微,發展步伐迅猛,大有同中小銀行爭搶優質客戶的趨勢。這與大型銀行不斷提升金融科技水平有密切關係。建行的“小微快貸”、工行的“經營快貸”、農業銀行的“微捷貸”等產品都是金融科技研發的結晶。這類產品加上大行規模化效應的加成,已經與中小銀行形成了激烈競爭。因此,中小銀行更應重視金融科技研發,守住服務小微企業的“陣地”。

  當然,要服務小微企業,僅靠金融科技還不夠。實踐證明,要了解小微企業的經營狀況、了解企業主的信用情況等信息,不僅要參考線上數據,更多時候還要看線下實地采集了解的情況,二者結合才能對小微企業完整畫像,進而得出準確的需求和風險評估。比如,浙江泰隆銀行等將“跑數”的數字化信息和“跑街”的社會化信息相結合,正是此類貸款模式的典範。

  中小銀行深耕當地,對基層更加熟悉,這往往是大型銀行的短板。將線上與線下數據相結合,較純線下辦貸模式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也較純線上辦貸模式更本土化、更為可靠。對金融科技水平相對落後的中小銀行而言,研發與應用的難度也相對更低,更易上手。

  文章指出,中小銀行只有立足自身禀賦優勢,不斷嘗試通過引進外部技術、同業合作開展科技研發等手段,提升線上和線下數據分析與結合能力,方能真正解決“不會貸”問題,從而在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領域營造新的競爭優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