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認識和把握新一輪信息革命浪潮
http://www.CRNTT.com   2019-06-16 07:45:57


 
  抓住信息化發展的歷史機遇

  文章指出,生產方式智能化、產業形態數字化、產業組織平台化,都會在微觀和宏觀層面極大地提升生產效率和全社會資源配置效率。對於後發國家來說,如果能抓住信息化發展歷史機遇,主動順應和引領新一輪信息革命浪潮,就可以成功實現追趕甚至超越。為此,應著力補齊核心技術短板,全面增強信息化發展能力;著力發揮信息化的驅動引領作用,全面提升信息化應用水平;著力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普遍期待和經濟社會發展關鍵需要,推動信息技術更好服務經濟轉型升級和民生改善;著力深化改革,全面優化信息化發展環境。同時也要認識到,範式變遷從來都是一種創造性破壞,在擁抱其“創造性”帶來的巨大收益的同時積極應對其“破壞性”挑戰,也是抓住歷史機遇、主動順應和引領新一輪信息革命浪潮的題中應有之義。

  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隨著新一輪信息革命的到來,最重要的生產要素正從傳統意義上的勞動力、土地、資本等轉變為人力資本、知識資本、大數據、新型基礎設施等,這將使本地化、分散化的製造方式得到推廣,傳統上主要分布在發展中國家的生產製造中心將面臨挑戰。與此同時,智能製造和人工智能的發展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勞動力數量和成本在一國經濟增長中的重要性,對擁有大規模人口資源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充分發揮勞動力比較優勢、實現“人口紅利”的機會窗口越來越小。這就要求我們貫徹落實黨中央部署要求,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製造強國、人才強國,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不斷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完善對平台企業的規制。在這一輪全球平台經濟範式變遷中,已經出現資本和收益高度集中於少數平台企業的弊端。平台企業具有自然壟斷屬性,規模報酬遞增效應明顯,但也具有阻滯企業縱向流動和抑制企業創新的潛在弊端。如何有效規制平台企業,防止產生惡化收入分配結構效應、造成“大樹底下寸草不生”局面,是政府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應把包容審慎與嚴格執法有機統一起來,把企業自律、行業協同和政府監管有機統一起來,完善對平台企業的規制,促進公平競爭。

  提高勞動者的適應性就業能力。生產過程自動化和機器人大規模使用將帶來就業結構調整,數量眾多的勞動者將轉入新就業崗位。2018年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8未來就業》報告提出,自動化技術和智能科技的發展將取代全球7500萬份工作,但隨著公司重新規劃機器與人類的分工,另有1.33億份新工作將應運而生,也就是說到2022年淨增的新工作崗位多達5800萬份。在這些新崗位中,一部分是人機協作崗位,要求從業者具有較高信息素養;一部分是機器難以替代的工作崗位,要求從業者具有較高專業素養和較強創造性。應對就業挑戰,需要建立面向新一輪信息革命的教育體系,重視通用能力培養,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在新技術變革環境下的適應性就業能力;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適應信息時代新形態就業特點的社會保障制度,加強對勞動者的保護,切實保障群眾基本生活;從我國勞動力數量較多的現實出發,促進就業容量大的服務業和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

  維護網絡信息安全。新一輪信息革命在給人們帶來諸多美好與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網絡風險。可以說,沒有網絡信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企業安全和個人安全。現階段,人人互聯的智能終端連接數量還只是十億級、幾十億級,未來5G大規模商用的到來,將使萬物互聯成為現實,連接入網的終端設備數量可能達到千億級別,由此帶來的網絡安全挑戰、個人和企業數據洩露威脅將更加嚴峻。此外,人工智能的“算法黑箱”可能涉及的倫理和法律問題也需要引起高度關注。對此,應守護好網絡信息安全底線,加強通信網絡、重要信息系統和數據資源保護,增強信息基礎設施可靠性,加快構建網絡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加強網絡空間法治建設,對危害網絡信息安全的行為依法予以懲處,確保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創新制度設計和政策措施,有效管理新技術可能帶來的社會風險和倫理衝突,處理好人工智能在法律、安全、就業、道德倫理和政府治理等方面提出的新課題。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