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劍橋教授文章:中國將成為怎樣的全球性大國 
http://www.CRNTT.com   2019-05-10 11:42:02


 
  四大特征勾勒中國大國形象

  我認為中國作為全球性大國有以下幾大特征:一是中國的經濟實力。我們必須承認中國的經濟轉型令人矚目,2015年時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在全球總量中的占比就已經接近15%,現在已經達到了16%至17%。這非常了不起,到2030年或2035年,中國貢獻的GDP將達到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中國經濟規模將大於美國和歐洲的總和。鑒於近期的歷史,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這樣的預測,否則可能犯下大錯。

  二是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的關係。我認為中國對外關係中戰略優先級最高的是與發展中國家的關係。要解釋這一點,關鍵是要理解中國從哪裡來。1978年中國剛開始改革開放時非常貧窮,所以它對發展中國家有某種親近感,能夠理解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各種問題。許多人批評中國與非洲國家的關係,但如果你看看非洲國家的民調結果,65%的非洲人對中國的態度是比較正面的。根據預測,到2030年,被稱為“南方國家”的發展中國家將貢獻全球經濟總量的67%,只有33%來自發達國家。所以,中國自然會高度重視與發展中國家的關係。

  三是“一帶一路”。中國在與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打交道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經驗。如今經過大力推動,中國已經投入了巨額資金,沿線許多國家對這項倡議展現出巨大熱情,因為它們看到了改善當前處境的機遇。我想這大約能反映出各國對“一帶一路”的態度。和對亞投行一樣,美國對“一帶一路”基本抱著不參與的態度,不久前還公布了另一套戰略與其競爭。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錯誤。美國應該參與“一帶一路”,因為如果你不參與就無法塑造相關規則、制度。美國提出的替代性計劃在資金方面嚴重不足,不論目前還是在可預見的未來,都無法與中國的巨大投入相比。長期來看,我認為“一帶一路”會取得成功。

  此外,不要低估“一帶一路”可能給治理模式帶來的巨大變化。目前歐亞大陸還沒有真正強大的地區性組織,我認為未來民族國家的概念可能會發生變化,新的地區組織可能會誕生,也就是說整個地區的治理方式會發生革命。由於歐洲和美國參與度不高,人民幣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重要性將越來越突出,中國在相關項目上的法律話語權將越來越大。

  四是中美關係。我認為中美關係已經駛入了未經勘測的水域,從1972年尼克松與毛澤東會晤開始的那個時代已經結束了。為什麼結束?因為美國的立場變了。為什麼美國會改變立場?因為許久以來美國一直沒有把中國看作自己的敵手,所以這種關係是非常不平等的。美國人現在有種心態,覺得中國是個威脅,或者至少也是個挑戰。我認為在討論中美關係的時候,我們過度誇大了中國軍費開支的重要性。中國不是蘇聯,中國一向不像西方和俄羅斯那樣看重軍事實力,美國也不可能阻止中國崛起,除非它發動核戰爭。中國崛起是一個偉大的、非同尋常的歷史時刻,它背後是世界的根本性轉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