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全面看待商業銀行中間業務
http://www.CRNTT.com   2019-05-05 08:43:36


  中評社北京5月5日電/受內外部因素影響,2018年中國主要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出現了負增長。近日,13家已經公布年報的上市商業銀行在2018年平均實現手續費及傭金淨收入585億元,同比增長1.96%,但增速低於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增速。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董希淼文章介紹,所謂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是指不構成商業銀行表內資產與負債、形成銀行非利息收入的業務。一般認為,中間業務收入占比是銀行產品創新能力、客戶服務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的綜合體現。對於中間業務應全面正確看待,不必過於強調中間業務收入占比,也應當理性看待銀行合法合規的收費行為,不能對其妖魔化。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國際領先銀行主動適應經營環境變化,轉變業務發展模式,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業務結構、收入結構得以優化。目前,國際領先銀行中間業務涵蓋傳統中間業務和投資銀行、信托租賃、證券基金等高附加值業務,呈現出多元化、差異化、科技化等趨勢。從2000年至2016年,中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步入快速發展階段,中間業務收入占比由不足5%提升到約25%的水平,已經成為銀行收入的重要來源。不過,2017年以來中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增長開始放緩。

  文章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從宏觀環境看,近年來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不少企業經營出現較多困難,從根本上減少了銀行服務收費來源。二是銀行與實體經濟共克時艱,主動減免收費,如多數銀行取消了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異地跨行轉賬手續費,減輕了企業和個人負擔。三是監管部門加大對銀行收費的窗口指導和檢查處罰。如2017年原銀監會通過座談會形式,要求銀行向客戶讓利不少於440億元。四是市場競爭加劇,推動部分收費費率下行。如中國借記卡、貸記卡刷卡手續費分別不高於0.35%、0.45%,遠低於美國1%至2%的收費標準。此外,近年來金融業嚴監管舉措促進了銀行中間業務規範化,比如資管新規出台後,多數銀行理財業務收入急劇下降。

  隨著中國直接融資比例的提高和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深化,“金融脫媒”和存貸利差收窄是大勢所趨,商業銀行面臨著利息收入下降的嚴峻挑戰。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提高非利息收入,是銀行的必然選擇,具有重要意義。當然,對此也要保持客觀理性的態度。國際領先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占比較高,是經過長時間發展才逐步實現的。如果從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看,中國商業銀行與國際領先銀行的差距並不大,主要差距在於其他創新型、多元化的非利息收入。

  文章指出,對市場而言,不必神化中間業務,過度強調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占比,進而將占比提升作為衡量收入結構和業務轉型的核心指標;對監管而言,應有序推進綜合經營,鼓勵銀行良性創新,通過豐富的產品和服務供給更好服務實體經濟,以獲得多元化收入;對銀行而言,應逐步調整中間業務結構,將發展重點從賬戶管理、支付結算等傳統中間業務向高附加值業務轉移。

  平心而論,目前中國商業銀行在服務收費項目和標準方面,總體比較溫和。社會之所以對其有偏見,一是國人對銀行相關服務的付費習慣有待進一步培養;二是大型商業銀行仍被很多人看作公共機構,認為其應承擔一些責任;三是少數銀行分支機構服務收費確實存在一些不規範現象。從服務成本看,銀行提供服務發生人力、財力、物力等成本,通過收費來彌補成本並獲得一定收益,無可厚非,重在公平合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