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鄧啟明:涉台文物是兩岸民族認同的重要基礎
http://www.CRNTT.com   2019-04-19 00:21:59


寧波大學商學院教授、寧波市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鄧啟明(中評社 張爽攝)
  中評社廈門4月19日電(記者 張爽)寧波大學商學院教授、寧波市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鄧啟明在“兩岸融合視野下台灣史論壇”上表示,涉台歷史文物保留和傳遞著兩岸人民共同的歷史記憶、情感、經驗和智慧,是兩岸文化與民族和國家認同的重要基礎及紐帶;積極開展涉台歷史文物的調查與保護,深入發掘、展示和宣傳涉台文物的豐富內涵,將有利於增進兩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骨肉深情,推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與融合發展,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

  鄧啟明表示,涉台歷史文物是兩岸關係發展變遷的重要見證,既是海峽兩岸具有共同人緣、地緣、血緣、法緣和文緣(簡稱“五緣”)的突出證據和重要象徵,也是“兩岸一家親”重要依據及關鍵推手。積極開展涉台歷史文物的調查、開發與保護等方面研究和實踐探索,對於推動我國文化事業建設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具有重要理論和現實指導意義;尤其是新形勢下,對於進一步加強和增進台灣地區廣大青少年對祖國大陸,特別是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的認同,客觀理解和還原歷史真相,努力改善和促進兩岸關係,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不可或缺的獨特作用。

  鄧啟明認為,保護涉台文物有以下重要意義:

  第一,有助於科學把握兩岸關係發展變遷的歷史,增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與決心。涉台歷史文物是兩岸關係歷史發展變遷的重要見證與載體,也是具有重要開發利用價值的珍貴文化資源。其所蘊含的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識等,不僅是維護我國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權的基本依據,更是連結民族情感的重要紐帶和維繫祖國統一的扎實基礎,必將有助於我們進一步推進兩岸關係發展與交流合作。

  第二,有助於增進兩岸同胞的歷史和文化認同感,增強兩岸之間的民族凝聚力與向心力。涉台歷史文物是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兩岸民眾尤其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令人信服的實物教材,可以使兩岸人民通過直接感官去深刻體會無數先輩為了反抗外敵入侵而英勇鬥爭的光輝事跡,以及共同生活和發展創新的足跡。

  第三,有助於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和21世紀海洋強國戰略,共享改革開放成果與契機。當前,黨和國家大力推動實施的“一帶一路”重要倡議,正為大陸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空前發展機遇,台灣地區要融入這一潮流就必須加強兩岸之間的交流合作,發揮各自功能優勢,獲取叠加效應。

  鄧啟明表示,涉台歷史文物的開發與保護仍處於起步階段,還突出存在以下亟須研究解決的問題與挑戰:第一,涉台歷史文物種類多、分布廣、區域性強,但保護意識弱難度大。第二,涉台歷史文物開發與保護缺乏較合理規劃,且亂像叢生損毀嚴重。第三,台灣地區“去中國化”加速,凸顯保護的迫切性與特殊重要性。

  鄧啟明建議,保護涉台文物應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堅持文物保護基本原則,增強涉台歷史文物開發與保護的活力。第二,完善國家與地方合作開發與保護機制,優化歷史文物保護環境。第三,總結歷史文物保護的方法與經驗,創新涉台文物保護方式方法。第四,發揚文創理念和“兩創”精神,促進兩岸青年走向合作與共贏。第五,將互聯網應用到歷史文物保護與開發中,增強宣傳和輻射效應。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