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北京世園會月底迎賓 中國館“會呼吸”
http://www.CRNTT.com   2019-04-07 10:47:08


 

  室外部分“花傘”間連接為鏤空結構,室內“花傘”間空隙則用透明玻璃連接,整個場館宛如建在花叢中。大公報從北京世園局了解到,94朵鋼鐵花傘雖用肉眼難辨高度,但是實際高度無一相同,最高23.56米,最低17.56米。同時,國際館也是整個園區用鋼量最大的工程,“花傘”加展廳主體結構總用鋼量7600噸,其中94朵“花傘”平均每個重30噸,最重一個達33.7噸。

  讓遊客充分領略香港風情

  設計之初,考慮到延慶每年冬天易降雪,且融雪易結冰,所以在每朵“花傘”頂部,設置融雪電纜和光伏膜。光伏膜可白天蓄電,晚上輔助供電,以最直接方式傳遞節能環保理念。

  香港的城市印象是多不勝數的摩天建築和高度密集的生活環境。世園會香港園以“對比城市”為主題,突出城市和鄉郊景觀差別,建築展廳以鋼鐵構造抽象展示香港高密度城市面貌,以極具香港特色的密布廣告牌展示香港風情。外墻上,將香港獨特的城市結構及標誌性建築物用三維模型方式呈現,讓遊客對香港城市紋理有更充分的認識。

  紅樹林“上京”展生態功能

  植物館可以說是四大主場館中最“熱”的場館,其建築面積約1萬平方米,是北京世園會中唯一一個熱帶植物館,聚集了一千多種2萬多株熱帶植物。場館外部由3156根“根系”包圍,展現植物隱藏於地下的強大生命力。其中,紅樹林在熱帶地區常見,世園會此次將紅樹林從深圳“移民”到北京,意在展示它們作為海岸衛士和地球之“肺”的生態功能。

  據悉,運輸紅樹林的過程十分艱難,要先將紅樹林植物從海中斷根挖出,測驗它們能否適應陸地生活。如果適應,就要馬上用恒溫15℃保溫箱裝箱,經過三天辛苦路程,乘運輸車抵達北京。而為了營造海洋環境,園區也採用數噸蚝殼和特製海鹽打造適宜生存環境,為觀眾呈現唯一在北方生存的紅樹林。

  場館中央的一棵百歲青果榕,相當吸睛。它是全場最高、年紀最大的植物,被工作人員親切地稱為“老爺爺”。北京世園局告訴大公報,為了適應植物溫室氣候,這棵青果榕去年十月就被運了過來,由於根系龐大,板狀根眾多,它的“上京路”比紅樹林還要艱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